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已建成國際性網絡和多元化夥伴關係

發布時間:2023-09-05 15: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9月4日在北京舉(ju) 行其第七屆國際會(hui) 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dong) 致辭表示,“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啟動7年來,獲得“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廣泛認可與(yu) 支持,目前成員已由最初的26個(ge) 增至59個(ge) ,並建成包括9個(ge) 國際科學工作組和9個(ge) 國際卓越中心的國際性網絡和多元化的夥(huo) 伴關(guan) 係。

  郭華東(dong) 介紹“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取得的係列成果指出,該國際科學計劃重點關(guan) 注地球大數據的方法與(yu) 技術創新,以分享數據、技術和知識,實現大數據在“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中的科學服務為(wei) 目標,以地球大數據為(wei) 重要手段,圍繞農(nong) 業(ye) 與(yu) 糧食安全、氣候與(yu) 環境、災害風險、自然與(yu) 文化遺產(chan) 、城市與(yu) 基礎設施、水資源與(yu) 水安全、海岸帶與(yu) 海洋、高山與(yu) 極地寒區等8大領域所麵臨(lin) 的可持續發展挑戰開展大量工作,形成一係列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數據、方案和科學循證政策等全球公共產(chan) 品,為(wei) “一帶一路”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郭華東(dong) 表示,“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將圍繞全球發展倡議內(nei) 涵,為(wei) “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服務、科技支撐、人才培養(yang) 和智庫支持,使其成為(wei) 推動和實現全球發展倡議的堅實的科技平台。他強調,在新的曆史階段,“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還將持續開展可持續發展科學方法和數字技術研究,不斷探索科技合作新模式,促進數字技術在“一帶一路”的推廣應用。

  作為(wei) 科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全球高層次學術交流平台,當天開幕的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以“數字技術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為(wei) 主題,來自芬蘭(lan) 、德國、英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美國、印度、比利時、土耳其、加納、泰國、俄羅斯等20餘(yu) 個(ge) 國家及相關(guan) 國際組織數百名專(zhuan) 家代表參會(hui)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王振宇、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dong) 亞(ya) 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中國科協國際合作部副部長何巍、非洲環境遙感學會(hui) 主席卡馬爾·拉巴希(Kamal Labassi)、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國際合作中心代表王穎思、巴基斯坦地理學會(hui) 主席阿塔·拉曼(Atta-ur Rahman)等分別在現場或以視頻方式致辭。

  在大會(hui) 報告環節,荷蘭(lan)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麥西姆·梅恩迪(Massimo Menenti)教授、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與(yu) 管理學院院長柯瑞卿·卡隆基(Gretchen Kalonji)教授、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托斯登·耶裏尼克(Thorsten Jelinek)、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分別以《DBAR地球大數據數字化合作戰略》《“一帶一路”倡議中災害風險響應的國際合作機遇與(yu) 挑戰》《利用數字化轉型:數字“一帶一路”倡議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麵的潛力》《絲(si) 綢之路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為(wei) 題作特邀報告。

  據了解,“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於(yu) 2016年正式啟動,2023年是“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實施階段的關(guan) 鍵年,也恰逢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2030年議程)中期評估年。本次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旨在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監測評估與(yu) 示範,建立地球大數據的信息共享機製,推動跨學科領域的地球大數據應用研究,並為(wei) 科學家和決(jue) 策者提供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台,以推動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

  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由“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主辦,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共同承辦。本次會(hui) 議為(wei) 期3天,設置13個(ge) 平行分會(hui) ,會(hui) 議開幕式發布麵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地球大數據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報告,並將在會(hui) 議討論達成共識後形成《數字絲(si) 路北京宣言》在閉幕式上發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