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形成預防網絡遊戲沉迷合力 嗬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發布時間:2023-09-06 11:07:00來源: 人民日報

  形成預防網絡遊戲沉迷合力

  監管持續發力、企業(ye) 落實義(yi) 務、家校引導陪伴,有助於(yu) 形成預防網絡遊戲沉迷的合力,共同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網絡遊戲互動性、沉浸性、仿真性更強,對未成年人具有很強吸引力。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容易沉迷網絡遊戲、產(chan) 生依賴。正因如此,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遊的工作,一直備受關(guan) 注。

  加強監管要有據可依。為(wei) 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國家新聞出版署在2021年8月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嚴(yan) 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嚴(yan) 格限製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間、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強化企業(ye) 監管,同時重申嚴(yan) 格落實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ce) 和登錄。這一舉(ju) 措,旨在推動防沉迷工作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如今兩(liang) 年多時間過去,有關(guan)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0%的家長認可現階段防沉迷工作成效。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的相關(guan) 報告指出,未成年人遊戲總時長、月活躍用戶數、消費流水等數據,都已有較大幅度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遊戲行業(ye)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應在既有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係統基礎上,堅持多方共治、多措並舉(ju) ,不斷築牢未成年人保護的“防火牆”。

  網絡遊戲沉迷是社會(hui) 性問題,防沉迷工作是係統性工程。任何一個(ge) 環節缺失,防沉迷的保護係統就容易被打破,各方麵努力就可能白費。比如,網絡遊戲黑灰產(chan) 業(ye) 鏈的危害不容小覷。現實中,有不法商家通過租號、幫充值等方式,引誘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監管。聚焦突出問題、關(guan) 鍵環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斬斷黑灰產(chan) 業(ye) 鏈,防沉迷係統才不會(hui) 形同虛設,網絡遊戲領域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才能更好實現全覆蓋、無死角的目標。

  做好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需要各方麵持續用勁、凝聚合力。政府部門、行業(ye) 企業(ye) 應始終把防沉迷作為(wei) 遊戲管理的重中之重,嚴(yan) 格防沉迷管理的製度和執行。遊戲企業(ye) 和平台是防沉迷工作的主體(ti) ,必須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堅決(jue) 落實防沉迷工作各項要求,做到不變通、不走樣。同時,應推動家校協同發力,確保廣大家長、老師更好履行監護教育職責,加強關(guan) 愛陪護和約束規範,引導孩子們(men) 養(yang) 成良好生活習(xi) 慣和用網習(xi) 慣。監管持續發力、企業(ye) 落實義(yi) 務、家校引導陪伴,有助於(yu) 形成預防網絡遊戲沉迷的合力,共同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當下的未成年人是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較之以往更有條件、更有機會(hui) 、更有能力接觸網絡,在網絡空間中十分活躍。我國未成年網民數量已超過1.9億(yi) ,要在引導未成年人文明用網、科學上網、健康上網上發力,不斷提高他們(men) 的網絡素養(yang) 。實踐告訴我們(men) ,推動防沉迷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必須站在塑造網絡新風、淨化網絡空間的高度,為(wei) 未成年人學習(xi) 、社交、娛樂(le) 提供豐(feng) 富而安全的網絡場景,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進一步完善法律、變革技術、提升素養(yang) ,必能讓未成年人的網絡空間更加天朗氣清。(人民日報 李洪興(xing)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