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球經濟整體複蘇但麵臨結構性壓力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劉亮)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5日發布的《全球發展報告2023》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整體(ti) 呈現複蘇態勢,但仍麵臨(lin) 結構性減速壓力。
報告援引相關(guan) 數據指出,全球經濟增長正在經曆結構性減速。受投資及全要素生產(chan) 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國際貿易碎片化及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當前至2030年全球潛在增速或降至三十年來最低水平,從(cong) 而嚴(yan) 重損害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力。
對於(yu) 步入人口老齡化的歐洲、北美、東(dong) 亞(ya) 等國家而言,報告認為(wei) ,人口增速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將導致經濟增長潛力和前景大打折扣。對於(yu) 生育率仍遠高於(yu) 更替水平的國家,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東(dong) 和北非地區,如何為(wei) 新生的勞動力創造穩定的就業(ye) 機會(hui) 將是能否實現持續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
報告指出,在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因素中,人口老齡化和物質資本積累放緩將製約經濟增速的抬升,提高全球經濟潛在增速的關(guan) 鍵在於(yu) 創新動能。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被日益廣泛應用在諸多領域,但鴻溝依然較大。從(cong) 互聯網覆蓋率看,目前全球仍有約27億(yi) 人口無法使用互聯網,且發展中國家使用互聯網成本依然高企。
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報告顯示,全球交通基礎設施需求缺口仍然巨大。當前,全球仍有超過10億(yi) 人無法使用全天候道路,僅(jin) 有約一半的城市人口可以方便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非洲,估計仍有4.5億(yi) 人即其農(nong) 村人口總數的70%以上尚未被交通基礎設施和係統覆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