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2022年全國仲裁機構辦理案件同比增長14.3%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hui) 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277家仲裁機構共辦理案件47萬(wan) 餘(yu) 件,比2021年增長14.3%;全國仲裁案件標的總額9860億(yi) 元,比2021年增長14.7%。
根據這份《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2-2023)》,2022年全國仲裁機構辦理的各類案件數量中,金融類案件占比最多,達37.5%;電子商務類案件次之,占比達7.97%。從(cong) 各類案件標的額來看,金融類案件標的額2657億(yi) 元,占全國案件標的總額約27%;其次為(wei) 建設工程類,占比17.21%;股權轉讓類居第三,占比為(wei) 12%。
報告稱,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受理的案件類型依然複雜多樣,但主要的糾紛類型及涉及爭(zheng) 議案件量最多的仍是建築工程糾紛、機電設備糾紛、一般貨物買(mai) 賣糾紛、股權投資和股權轉讓糾紛等傳(chuan) 統的糾紛類型。但是,隨著環境保護理念的加強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自然資源、互聯網、文娛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等領域的糾紛案件數量也在逐步增多。
報告稱,這一增長趨勢既是對仲裁機構與(yu) 仲裁員的業(ye) 務水平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也是貿仲仲裁業(ye) 務與(yu) 時俱進的體(ti) 現。(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