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連麥谘詢被自動扣費近兩千元 “雲算命”遭重重套路

發布時間:2023-09-12 15:33:00來源: 法治日報

  連麥谘詢被自動扣費近兩(liang) 千元 三十八元買(mai) 到流年運勢報告

  年輕人熱衷“雲(yun) 算命”遭遇重重套路

  最近,在很多年輕人中間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口頭禪——“大事問八字,小事問塔羅,無事問星座”。

  隨著年輕人對“雲(yun) 算命”的熱衷,在網絡上出現了大量從(cong) 事此類業(ye) 務的商家,他們(men) 假借“算命先生”“國學講堂”“心理谘詢”“測運勢”等名號,以網站、App、公眾(zhong) 號甚至朋友圈為(wei) 媒介吸引用戶。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商家多是借此騙取錢財,然而,落入此圈套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人“上鉤”不止一次,落入更深的套路而難以自拔。

  連線測運勢遇到忽悠算命主播

  山東(dong) 網民王女士怎麽(me) 也想不通,自己怎麽(me) 會(hui) 相信並不專(zhuan) 業(ye) 的算命主播並為(wei) 之付費。

  今年2月,工作、感情都不順心的她下載了一款名為(wei) 測×的App,想找一下自己諸事不順的原因,同時測一測自己的運勢。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測×App“八字”版塊找了一位五行達人幫自己測算八字,聊了十幾分鍾後,她感覺對方說的是套話,對自己沒什麽(me) 幫助,於(yu) 是果斷終止了聊天。但過了一會(hui) 兒(er) ,第三方支付平台卻發來自動扣款46元的信息。

  之後,王女士又從(cong) 測×App“廣場”版塊看見有直播間連麥功能,她點了進去連線谘詢,然後主播借助八字、骰子、塔羅牌等一係列測算,說了一堆忽悠人的話,同樣對她沒什麽(me) 幫助。於(yu) 是,王女士下麥退出登錄。不久,第三方支付平台再次發來自動扣款信息,這次扣了她1800多元。

  “我都不知道什麽(me) 時候開通了自動扣費,而且還是‘免密支付’,扣費這麽(me) 多,感覺自己被騙了。”王女士無奈地說。

  單女士在天津工作,今年22歲。她告訴記者,她近日也被測×App扣款590多元,連線主播時,並沒有明碼標價(jia) ,也沒有經過本人允許就自動扣款。

  測×App還被許多用戶“詬病”那些名為(wei) 老師的主播並不專(zhuan) 業(ye) 。

  王女士告訴記者:“我第一次被扣錢不以為(wei) 然,後續被扣費1800多元時也沒有質疑主播。然而,我在直播間觀看了幾十個(ge) 人測算,結果發現每一個(ge) 主播都是利用塔羅牌、骰子、八字等進行測算,同時說一些怎麽(me) 解釋都說得通的套話,沒有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性。”

  王女士經過觀察發現,該款App中的主播,借心理谘詢之名誘導消費者,但這些主播並沒有心理谘詢方麵的從(cong) 業(ye) 資質,而且主播們(men) 還有單獨的聊天群,時不時在群裏討論當天接了多少單、谘詢者遇到哪些新鮮事兒(er) 等。

  記者在手機上下載了該款App,其這樣介紹:“一款集星盤查詢、星座運勢、塔羅骰子、緣分合盤、在線谘詢、星座交友為(wei) 一體(ti) 的工具社交類App。”

  谘詢分為(wei) 普通的連麥谘詢和1V1兩(liang) 種,普通谘詢每分鍾幾元到十幾元不等,觀看直播的人都可以聽到谘詢內(nei) 容;1V1服務同樣是每分鍾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谘詢內(nei) 容僅(jin) 雙方可以聽到。

  在該款App上需要購買(mai) 代幣,一元等於(yu) 一代幣,在充值頁麵和購買(mai) 付款時的頁麵上有一行灰色的小字“將根據所選方式實時結算”。也就是說,在這款App上,除非購買(mai) 禮包,不然都是自動扣費,而且是按分鍾數扣費。

  針對許多用戶對平台“自動扣費”的投訴,其官方解釋為(wei) :“免密支付是為(wei) 方便用戶使用,使用支付寶開通的功能,用戶可自行選擇是否開通。”

  網頁算命所生成報告一模一樣

  網頁上也充斥著算命信息。

  去年底,就讀於(yu) 北京某高校的小郭收到一條短信,這是一個(ge) 名為(wei) “靈機文化”的賬號發來的。短信裏寫(xie) 道:“郭某某,2023歲運交匯紫微星動,查看您的紫微流年報告,請點擊某鏈接。”

  小郭出生於(yu) 一個(ge) 較為(wei) “傳(chuan) 統”的家庭,他告訴記者:“家裏人喜歡到處求神拜佛,生病了也要算上一卦。”近年來,小郭偶爾也會(hui) 和朋友去周邊一些有名的寺廟拜一拜,求簽或求手串。

  收到短信後,小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點開了鏈接。據小郭描述,點開的一瞬間頁麵就彈出了一個(ge) “優(you) 惠券”,上麵顯示“恭喜你,被紅包砸中,購買(mai) 測算立減50元”。領取紅包後,頁麵又出現了一個(ge) “30分鍾倒計時”購買(mai) 鏈接,催促他趕緊購買(mai) 。

  點開小郭分享來的鏈接,記者同樣也被“50元紅包砸中”。

  記者瀏覽發現,網頁中“算命”種類很多:“猜你喜歡”和“本周熱門”兩(liang) 個(ge) 版塊是較為(wei) 常見的“八字精批”“八字合婚”等;網頁下麵還有“精品推薦”和“新品嚐鮮”兩(liang) 類,“精品推薦”裏有“命中貴人”“命中劫數”等,“新品嚐鮮”裏有“正緣塔羅”“九星三合演象”等。

  在“精品推薦”和“新品嚐鮮”兩(liang) 類下麵顯示每一個(ge) 測算項目的購買(mai) 人數,如“八字姓名詳批6381人已購買(mai) ”“命中貴人7839人已購買(mai) ”。

  小郭回憶說:“購買(mai) 一個(ge) 測算,原價(jia) 是88元,用紅包就是38元。我當時覺得不貴,也不在意結果,就買(mai) 了流年運勢報告。”

  “測算第一步,先輸入姓名、性別、出生的年月日和具體(ti) 時間。之後便是一段動畫,顯示測算的具體(ti) 步驟:輸入命主信息、安命宮、定紫微星、計算天幹四化、分析流年機遇和運勢變化。”小郭說,實際上,早在他出生前,家人便找人算好他的“出生吉時”,連他的姓名都是“算命大師”給起的。

  據小郭介紹:“最後是付款領取流年運勢報告。頁麵還特意用浮誇的字體(ti) 寫(xie) 著‘下一年,是你人生的關(guan) 鍵期,把握命運轉折,開啟好運!’幾分鍾後,頁麵又彈出‘被7.6元紅包砸中’。轉到付款時,可以看到收款人名為(wei) ‘楓燧師兄谘詢’。”

  在他看來,付款後大約5秒鍾便生成了運勢報告,洋洋灑灑幾千字,但讀下來並沒什麽(me) 重點,感覺除了套話就是模棱兩(liang) 可的話。比如,“報告說讓他注意‘身體(ti) 健康情況’,我就想問,哪一年不用注意‘身體(ti) 健康情況’?還有感情狀況,報告說讓我‘順其自然’。”

  小郭之後又算過幾回,但收到的報告內(nei) 容大同小異,甚至有時候幾乎一模一樣。

  平台須阻斷封建迷信傳(chuan) 播行為(wei)

  對於(yu) 網絡算命的問題,泰和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網絡管理師朱傑認為(wei) ,“雲(yun) 算命”本質上是披著互聯網科技外衣、傳(chuan) 播封建迷信的行為(wei) 。

  朱傑說,這類“算命大師”學習(xi) 了一些“銷售話術”,然後通過大數據及心理暗示,使其“神意”與(yu) 社會(hui) 上大多數人麵臨(lin) 的生活困境相符合,引發被算命者的同感,進而騙取被算命者的錢財。

  現如今為(wei) 何會(hui) 出現這麽(me) 多借“算命”為(wei) 名的套路呢?

  朱傑認為(wei) ,根源可能是人們(men) 心中的不平衡心理,當無法靠自己改變這種困境時,“求神拜佛”則成了化解心理困境的方式。

  據記者了解,不僅(jin) 有網站、App,在一些直播平台也會(hui) 有一些主播從(cong) 事算命業(ye) 務。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平台應當對經營者的身份、銷售產(chan) 品或服務內(nei) 容等進行核驗並建立檔案,對經營者進行動態監管,對於(yu) 傳(chuan) 播封建迷信非法牟利的經營者應當予以懲處,如下架服務、罰款、禁止再次入駐等;有關(guan) 部門應當加強宣傳(chuan) ,破解詐騙套路,打擊不法人員。

  朱傑呼籲,對於(yu) 個(ge) 人而言,需要內(nei) 心的平和,社會(hui) 或生活帶來的困境,不由他人或所謂的算命來解決(jue) ;對於(yu) 平台而言,直播平台、購物平台等應當擔負起責任,對經營者的入駐有嚴(yan) 格的審查責任,根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要求,履行平台監管義(yi) 務。(法治日報記者 韓丹東(dong)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