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摩托車市場“價格戰”悄然醞釀:大排量、電動車型成未來角逐點

發布時間:2023-09-13 11:18:00來源: 證券日報

  摩托車市場“價(jia) 格戰”悄然醞釀:終端需求不足 大排量、電動車型成未來角逐點

  本報記者 馮(feng) 雨瑤

  汽車“價(jia) 格戰”正酣,摩托車市場“價(jia) 格戰”也悄然而起。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摩托車終端店了解到,除部分新款車型外,多數車型有降價(jia) 或優(you) 惠活動,這其中既有進口品牌也有國產(chan) 品牌。

  摩托車“價(jia) 格戰”因何而起?整個(ge) 摩托車產(chan) 業(ye) 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

  摩托車市場上演“價(jia) 格戰”

  9月11日,記者來到春風動力北京總代理店,雖未打出降價(jia) 或優(you) 惠的活動標誌,但記者從(cong) 門店銷售人員口中得知,店內(nei) 的老款車型均有優(you) 惠。

  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2023款新車基本沒優(you) 惠,是因為(wei) 新款車本身定價(jia) 已經很低,再降價(jia) 或優(you) 惠的話,就沒有多少利潤空間了。

  “店內(nei) 好多售價(jia) 20萬(wan) 元/輛以上的車型都在降價(jia) 。”一家本田摩托車店店主告訴記者,降歸降,但整體(ti) 而言本田摩托車的降價(jia) 幅度並不大。

  今年以來,摩托車品牌輪番上演價(jia) 格優(you) 惠活動。例如,8月末,無極發布“史前大降價(jia) +買(mai) 貴補差價(jia) ”活動,相關(guan) 車型降價(jia) 幅度在3000元/輛至6000元/輛,此外,老用戶還享受不同程度的購車券。

  線下降價(jia) 氛圍濃厚的同時,摩托車市場“價(jia) 格戰”也在線上電商平台同步上演。記者在某電商平台看到,“宗申摩托車官方旗艦店”已打出“94折購車”的福利,據介紹,部分車型最多可省6000元。

  摩托車愛好者對降價(jia) 尤為(wei) 敏感。有“摩托迷”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去年我想買(mai) 的一款複古巡航車一直沒貨,當時需要加價(jia) 2000元才有現貨,沒想到今年價(jia) 格直線下滑,店鋪銷售人員說現在不缺車,還能在原價(jia) 基礎上減4000元左右。”

  “今年不管是進口品牌還是國產(chan) 品牌,降價(jia) 幅度都很大。”一家摩托車企業(ye) 工作人員向記者感慨,當前摩托車市場終端需求不足,主機廠供給增加,進口品牌一降價(jia) ,國產(chan) 品牌也開始跟著降價(jia) 。

  中國摩托車商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摩托車產(chan) 銷分別為(wei) 1163.73萬(wan) 輛和1128.52萬(wan) 輛,同比下降8.56%和11.95%。其中,二輪摩托車產(chan) 銷1029.96萬(wan) 輛和994.15萬(wan) 輛,同比下降9.81%和13.5%;大排量休閑娛樂(le) 摩托車產(chan) 銷30.18萬(wan) 輛和31.05萬(wan) 輛,同比下降4.16%和3.3%。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摩托車企業(ye) 上演“價(jia) 格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市場競爭(zheng) 激烈,摩托車品牌繁多,企業(ye) 為(wei) 了爭(zheng) 奪市場份額而采取降價(jia) 措施,以吸引消費者;其次,摩托車行業(ye) 的需求相對較低,市場飽和度較高,企業(ye) 為(wei) 了刺激銷售不得不降價(jia) ;最後,新能源摩托車等新興(xing) 市場的出現,也對傳(chuan) 統摩托車企業(ye) 帶來了一定的競爭(zheng) 壓力。

  大排量具備增長潛力

  “價(jia) 格戰”帶給大家的感受不一。

  “降價(jia) 與(yu) 否對我來說,沒有什麽(me) 影響。”有消費者告訴記者,摩托車非必需品,對不需要的人來說降價(jia) 多少都無所謂,而對於(yu) 一些摩托車愛好者來說,可能價(jia) 格再貴也會(hui) 買(mai) 。

  “摩托車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之後,購買(mai) 門檻降低,可能會(hui) 有更多人願意購買(mai) ,這有助於(yu) 市場繁榮。”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價(jia) 格戰”背景下,摩托車企業(ye) 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企業(ye) 需要降低成本或開發新產(chan) 品來彌補利潤減少的情況。

  對摩托車產(chan) 業(ye) 來說,“價(jia) 格戰”將加快市場優(you) 勝劣汰。“‘價(jia) 格戰’可能導致市場集中度增加,一些較小的企業(ye) 因無法承受價(jia) 格競爭(zheng) 的壓力而退出市場,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品留下生存空間。”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補充道。

  當前,摩托車市場聚集了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品牌,既有本田、雅馬哈、川崎、寶馬等國外老牌摩托車品牌,也有以宗申、隆鑫、錢江、春風動力等為(wei) 主的國產(chan) 知名品牌,競爭(zheng) 日益激烈。

  “未來競爭(zheng) 趨勢可能會(hui) 有所改變。”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說,“對於(yu) 摩托車行業(ye) 來說,除了價(jia) 格競爭(zheng) 外,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差異化也將成為(wei) 日後競爭(zheng) 的重點。企業(ye) 需要通過研發和推出具有獨特特點的新產(chan) 品來吸引消費者。”

  隨著消費升級,當前摩托車從(cong) “工具車市場”向“玩樂(le) 車市場”轉型已成為(wei) 趨勢。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摩托車行業(ye) 雖麵臨(lin) 複雜嚴(yan) 峻的形勢,但大排量休閑娛樂(le) 摩托車(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產(chan) 銷分別同比增長2.19%和1.66%。從(cong) 滲透率來看,250CC以上摩托車滲透率僅(jin) 占摩托車總量的2.66%,隨著摩托車由代步工具向中大排量娛樂(le) 車型轉變,大排量摩托車市場仍然具有較高增長潛力。

  當下,電動摩托車成為(wei) 更多人的出行選擇。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日益擁堵的背景下,電動摩托車憑借其高效、環保、經濟等方麵的優(you) 勢受到了廣大上班族的青睞。此外,新國標帶來的行業(ye) 巨變,標誌著行業(ye) 進入強監管、高質量發展階段,長期來看,電動摩托車市場增長空間廣闊。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新能源摩托車市場有望繼續擴大,企業(ye) 也需要關(guan) 注和角逐這一新興(xing) 市場。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從(cong) 長遠來看,‘雙碳’背景下,燃油摩托車將逐步被技術更強的電動摩托車取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