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稱製造業有望年底複蘇

發布時間:2023-09-13 16: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記者 劉文文)全球製造業(ye) 仍處於(yu) 艱難複蘇過程中,但增長非常緩慢,遠遠超過預期。亞(ya) 洲製造業(ye) 論壇秘書(shu) 長羅軍(jun) 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亞(ya) 洲地區僅(jin) 僅(jin) 印度、印尼、越南等少數工業(ye) 化後起國家保持強勁增長,PMI超過50%,其他主要經濟體(ti) PMI都在50%以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PMI甚至在40%左右徘徊,美國8月份PMI為(wei) 47.9%,我國8月份PMI為(wei) 49.7%,全球8月份PMI為(wei) 48.3%。

  羅軍(jun) 進一步解釋,之所以發達國家製造業(ye) 複蘇的力度遠遠小於(yu) 印度、印尼、越南等新興(xing) 工業(ye) 化國家,主要在於(yu) 這些東(dong) 南亞(ya) 國家勞動力成本較低,尚處於(yu) 工業(ye) 化初期,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中,與(yu) 成熟的工業(ye) 化國家處於(yu) 互補關(guan) 係;而我國已經躍居工業(ye) 化後期,在產(chan) 業(ye) 鏈的中高端。全球經濟在過去三年疫情的影響下,還沒完全恢複,消費者信心不足,導致需求不振。隨著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新科技的廣泛應用,全球產(chan) 業(ye) 格局正在重新調整,製造業(ye) 的整體(ti) 恢複還需要時間,預計今年底我國PMI有望恢複到50%以上,全球經濟也將基本恢複。

  製造業(ye) 是一個(ge) 帶動性非常強的產(chan) 業(ye) ,對產(chan) 業(ye) 人才和研發人才,熟練技術工人,以及上下遊配套協調能力,物流等要素市場的要求非常高。羅軍(jun) 認為(wei) ,通過改革開放四十餘(yu) 年,我國走過了西方工業(ye) 化幾百年的曆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但也要注意,在新科技、新工藝、新模式不斷湧現的今天,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加工製造模式在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利潤空間正在不斷壓縮,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在所難免,與(yu) 新科技融合,加快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是必然趨勢。(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