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宋代書法及影響”特展舉行 蘇軾、陸遊書跡相遇杭州

發布時間:2023-09-14 15: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9月13日電(童笑雨)9月13日,“意造大觀——宋代書(shu) 法及影響特展”在浙江杭州開幕。展覽匯集自宋以來的中國書(shu) 法經典近百件,實現了北宋文學家蘇軾和南宋詩人陸遊書(shu) 跡的相遇。

  “意造大觀”取自蘇軾的論書(shu) 詩句“我書(shu) 意造本無法”,這是宋代“尚意”書(shu) 風的一句宣言。“尚意”書(shu) 風即以北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四家”為(wei) 代表,突破唐代以來書(shu) 法“尚法”的樊籬,推進書(shu) 法向前發展,呈現崇尚新意、凸顯個(ge) 性的時代書(shu) 風。

  展覽匯集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等中國多家文博機構所藏的兩(liang) 宋金石碑拓、宋元明清書(shu) 法作品,蔡襄、趙孟頫、文徵明、祝允明、徐渭、董其昌等名家作品都在展出之列。

  記者看到,此次展覽,蘇軾的“濃度”極高。現場展出遼寧省博物館藏的宋拓蘇軾《豐(feng) 樂(le) 亭記》。豐(feng) 樂(le) 亭為(wei) 北宋文豪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時所築,此碑為(wei) 蘇軾應滁人之請,以大字書(shu) 寫(xie) 並刻石。

  杭州是南宋古都,與(yu) “宋四家”淵源頗深,如今的杭州西湖邊留下不少兩(liang) 宋遺存摩崖石刻及其碑拓。展覽中有一件清拓蘇軾《表忠觀碑》與(yu) 杭州關(guan) 係密切。其為(wei) 蘇軾43歲盛年所書(shu) ,於(yu) 北宋元豐(feng) 元年原刻,南宋重刻,今浙江杭州錢王祠藏有殘石。《表忠觀碑》是碩果僅(jin) 存的少數蘇軾書(shu) 法碑刻精品之一,為(wei) 其“四大名碑”之首。

  此外,現場還展出明代書(shu) 法家文徵明小楷所書(shu) 的蘇軾《前後赤壁賦》,明代書(shu) 畫大家董其昌草書(shu) 蘇軾《赤壁懷古》卷等。

  展覽策展人、浙江美術館學術委員會(hui) 征集委員會(hui) 主任、一級美術師陳緯表示,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存世代表作《自書(shu) 詩卷》是此次展覽最大亮點。

  陸遊的詩詞非常出名,他又是一位著名書(shu) 法家。他一生留下的書(shu) 法作品並不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他80歲後所寫(xie) 並於(yu) 此次展出的《自書(shu) 詩卷》。此作書(shu) 體(ti) 不計工拙,章法不拘成法,最能代表“我書(shu) 意造”“尚意”書(shu) 風的特征和境界。

  現場展出的元代趙孟頫代表作《洛神賦》卷,是其主張書(shu) 法“複古”,宗法“二王”,矯正南宋末期“尚意”書(shu) 風走向頹敗反向這一曆史節點的觀照。

  據悉,展覽將持續一個(ge) 月。活動期間,還將邀請宋代文化史、書(shu) 法史專(zhuan) 家舉(ju) 辦學術講座和專(zhuan) 題導覽,從(cong) 藝術史的視角,結合展覽作品向觀眾(zhong) 分享“宋韻”的文化內(nei) 涵。(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