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光 北京之約 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舉辦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在永定河畔的首鋼園,在見證了北京冬奧會(hui) 榮光的首鋼大跳台前,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hui) 9月14日晚舉(ju) 行。
當天,2023北京文化論壇開幕。作為(wei) 今年北京文化論壇的組成部分,本場文藝晚會(hui) 緊扣“傳(chuan) 承、創新、互鑒”的論壇永久主題,聚焦“傳(chuan) 承優(you) 秀文化 促進交流合作”的論壇年度主題,凸顯國家級、國際性、北京情的定位特色。晚會(hui) 主題“文化之光北京之約”表達了文化如火光一般點亮文明、啟迪智慧、溫暖心靈、指引方向的曆史意義(yi) 與(yu) 時代價(jia) 值。
音詩畫舞創新表達,展現人類文明和諧共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feng) 富。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各種文明,都閃爍著璀璨光芒,他們(men) 共同組成了世界文明的百花園。
節目《同舟》利用首鋼大跳台的舞台格局,營造出文明之河的壯觀景象,來自中國、希臘、埃及、伊拉克、印度的演奏家們(men) ,同乘一葉小舟,用誕生自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琴、古希臘時期的裏拉琴,古埃及時期的奈伊笛、古巴比倫(lun) 時期的烏(wu) 德琴、古印度時期的木丹加鼓,奏響了人類文明的和諧之音。當來自不同文明的古老樂(le) 器,共同演奏出《高山流水》《茉莉花》等經典旋律時,文明的旋律迸發出震撼心靈的共振。
在情景串聯節目《如約》中,主講人何冰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梅蘭(lan) 芳與(yu) 卓別林的兩(liang) 次約定,作為(wei) 戲劇表演藝術大師,他們(men) 跨越山海的相逢也是東(dong) 西方文明美美與(yu) 共的相擁。晚會(hui) 現場,卓別林的兒(er) 子尤金·卓別林先生和梅蘭(lan) 芳的曾孫梅瑋先生,代表兩(liang) 位大師實現了跨越時代的第三次牽手,表達了傳(chuan) 承家族友誼、守護文化之光的美好祝願。
歌舞節目《敦煌飛天》取材於(yu) 人類文化遺產(chan) 敦煌莫高窟藝術中的飛天造型,節目巧妙融合了芭蕾舞和古典舞兩(liang) 種“飛天”,芭蕾舞是歐洲古典舞蹈的代表,芭蕾舞演員與(yu) 中國古典舞演員同台演繹,並在華彩處交換動作,腳穿足尖鞋的芭蕾舞演員跳起古典舞,而古典舞演員則點起了足尖,她們(men)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展現出文明的和諧交融、美美與(yu) 共。而在舞蹈進行中,1000架無人機在首鋼大跳台的夜空中組成了敦煌飛天奏樂(le) 散花的壯觀造型,形成了天空中的無人機飛天、大跳台投影出的敦煌壁畫飛天、舞台上的演員飛天,共同起舞的驚豔瞬間。
《最美中國風》是由著名音樂(le) 人董冬冬為(wei) 文藝晚會(hui) 創作的原創歌曲,歌詞有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膾炙人口的名句組成,並邀請電影《封神》中的主演娜然、武亞(ya) 凡、黃曦彥、單敬堯奉獻舞台首唱,詩詞歌賦的文雅與(yu) 朗朗上口的旋律,在晚會(hui) 現場掀起“最美中國風”。
穿越時空情景演繹,展現人類文明神遇瞬間
文藝晚會(hui) 創新性地取消了節目之間的主持人串聯,取而代之的是五段穿越時空的情景表演。
《問道》展現了“軸心時代”的兩(liang) 位先賢——孔子和蘇格拉底的相遇,他們(men) 回答了關(guan) 於(yu) 智慧、美德與(yu) 幸福的問題,傳(chuan) 遞出不同文明所蘊含的相同價(jia) 值理念。
《雅集》巧妙地以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作為(wei) 開場,講述了李白、杜甫、高適、王維、孟浩然的一次聚會(hui) ,當五位詩人現場吟誦出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詩句時,引發了所有觀眾(zhong) 的齊聲附和,傳(chuan) 遞出中華詩詞傳(chuan) 承不息的文化魅力。
《守護》展現了“鑿空西域”的西漢使臣張騫與(yu) 敦煌研究院創始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事業(ye) 的奠基人之一常書(shu) 鴻先生的相遇,表達了全人類共同守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主題。
《如約》講述了梅蘭(lan) 芳和卓別林兩(liang) 位藝術大師的故事。
《故鄉(xiang) 》則以老舍先生的視角,展現了新時代新北京的堅守與(yu) 創新,傳(chuan) 遞出濃濃故鄉(xiang) 情。
張藝謀獻聲、韋唯獻唱,講述傳(chuan) 奇故事
首鋼大跳台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比賽場地,是“雙奧之城”的標誌性符號,也是奧運文化、體(ti) 育文化的重要象征。
節目《攜手向未來》中,張藝謀導演傾(qing) 情獻聲,溫暖講述了1990年北京亞(ya) 運會(hui)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傳(chuan) 奇故事。
伴隨著他的講述,韋唯和北京亞(ya) 運會(hui) 聖火采集者達娃央宗、北京亞(ya) 運會(hui) 主火炬手許海峰再度唱響《亞(ya) 洲雄風》。
16名出生於(yu) 2008年的“奧運寶寶”,其中還有三名三胞胎姐妹,與(yu) 一組2008年相識的朋友、畢業(ye) 的學生、結婚的新人,以及56個(ge) 民族的孩子們(men) ,一起唱起北京奧運會(hui) 主題歌《我和你》。
伴隨著馬蘭(lan) 花合唱團、北京冬奧會(hui) 誌願者和貴州“村超”冠軍(jun) 隊員的登場,現場再一次響起了熟悉的旋律《一起向未來》,台上台下齊聲唱跳,將晚會(hui) 氛圍推向高潮。從(cong) 1990到2008再到2022,中國人的奧運夢在新時代寫(xie) 下了最動人的故事,讓無數個(ge) 我和你成為(wei) “我們(men) ”。節目《攜手向未來》讓所有人重溫了雙奧之城的傳(chuan) 奇記憶,相約北京,一起向未來。
唱響《故鄉(xiang) 是北京》,致敬防汛抗洪中最美身影
晚會(hui) 中,來自北京人藝的老中青演員代表,共同唱響了經典歌曲《故鄉(xiang) 是北京》,這首由著名作曲家姚明先生和詞作家閆肅先生共同創作的歌曲,唱出了“甜絲(si) 絲(si) 、脆生生、細悠悠、密茸茸”的北京味北京情。歌曲進行中,全體(ti) 演員和觀眾(zhong) 共同致敬了在今年防汛抗洪中,湧現出的最美身影。帶領居民安置K396次列車受困旅客的門頭溝區落坡嶺社區書(shu) 記孟二梅,開著鏟車營救受困群眾(zhong) 的“鏟車俠(xia) ”代表、房山區北車營村村民劉兵,以及應急救援隊伍的代表、昌平區應急局森林消防救援大隊孫忠偉(wei) 也來到現場,接受了現場觀眾(zhong) 的致敬。
人藝演員也在致敬環節表達了對於(yu) 文明發展的思考,“中國是江河孕育的文明,我們(men) 祈求風調雨順,但從(cong) 不懼怕風吹雨打”,人類文明正是在風雨的磨礪中成長壯大、生生不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