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習近平總書記關愛殘疾人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9-18 14:4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愛殘疾人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殘疾人事業(ye) 是“春天的事業(ye) ”。

  一句句深情話語、一次次親(qin) 切鼓勵,傳(chuan) 遞著春風拂麵般的溫暖;一個(ge) 個(ge) 暖心舉(ju) 動、一項項幫扶舉(ju) 措,恰似綿綿春雨,讓廣大殘疾人心田滋潤、滿懷希望。

  春風拂麵般的溫暖:“對殘疾人要格外關(guan) 心、格外關(guan) 注”

  2019年5月16日,人民大會(hui) 堂,第六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hui) 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會(hui) 見與(yu) 會(hui) 代表並合影。

  隊伍前排,一位身著軍(jun) 裝、眼睛上蒙著厚厚紗布的年輕人站得筆直。他叫杜富國,在2018年10月一次排雷任務中,不幸失去雙手雙眼。

  盡管眼前漆黑,杜富國仍能清晰感覺到總書(shu) 記走到了他的身邊。

  “主席好!”杜富國聲音洪亮,伸出殘缺的右臂敬了一個(ge) 特殊的軍(jun) 禮。總書(shu) 記左手握住杜富國的手肘,右手輕拍他的肩膀。

  暖意融融,大愛無言。

  兩(liang) 個(ge) 多月後,杜富國獲頒“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在中央軍(jun) 委舉(ju) 行的授予榮譽稱號儀(yi) 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鄭重地將英模獎章掛在杜富國胸前,還仔細整理了綬帶。“把身體(ti) 養(yang) 好。”總書(shu) 記叮嚀。

  這兩(liang) 次會(hui) 麵,距離杜富國身體(ti) 殘疾不過半年多。總書(shu) 記給予的溫暖支撐著他走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細微之處見真情。這種真情,始終如一。

  當年,梁家河有個(ge) 孩子叫靈娃,智力上稍有缺陷,有時會(hui) 與(yu) 村民發生衝(chong) 突,被人欺負。

  靈娃媽總擔心孩子惹事。沒想到,北京來的知青習(xi) 近平一直對靈娃很和氣,始終笑眯眯對待這個(ge) 孩子。有時,靈娃搶了他的東(dong) 西,他也從(cong) 不生氣。

  “有近平在這兒(er) ,靈娃反而不受欺負,愉快自如多了。”一同下鄉(xiang) 的知青回憶道,習(xi) 近平同誌回北京上大學,靈娃爸媽“哭得最傷(shang) 心”“就好像自己一位親(qin) 人要遠行一樣難過”。

  1993年,習(xi) 近平同誌第一次從(cong) 福建回梁家河看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得知靈娃生活困難,還專(zhuan) 門留了錢。

  真心換真情。

  1975年10月,習(xi) 近平同誌離開梁家河那天,行動不便的殘疾村民石玉兵拄著雙拐,一步一步挪過來話別。習(xi) 近平同誌一眼就在人群裏看見了石玉兵,馬上搶上前去,拉住他的手,眼裏蓄滿淚水。

  從(cong) 黃土地一路走來,對殘疾人群眾(zhong) 的關(guan) 愛曆久彌深。

  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州工作時,得知倉(cang) 山區上渡街道有一位病退的殘疾職工林孔香,妻子患病致殘,18歲的女兒(er) 有智力障礙,一家人生活很艱難,便與(yu) 區裏有關(guan) 負責人商量,由民政部門調劑了一間商業(ye) 店麵租給林孔香,讓他經營食雜店,並為(wei) 他辦理了相關(guan) 補助。

  “對這樣有特殊困難的人,政府要特別關(guan) 心,多為(wei) 這些人‘雪中送炭’。”習(xi) 近平同誌說。

  這樣的“特別關(guan) 心”和“雪中送炭”,在習(xi) 近平同誌的從(cong) 政經曆中屢見不鮮。

  主政福州,習(xi) 近平同誌以“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現場辦公做接訪工作,為(wei) 前來求助的一位七旬老人協調了生活補貼,並請福利院妥善安置她兩(liang) 個(ge) 視力殘疾的孩子;

  擔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期間,一年春節前,習(xi) 近平同誌到衢州看望困難群眾(zhong) ,盡管日程安排很緊,行程需要精簡,仍特別提出“殘疾人家庭不要落下”;

  在上海工作,習(xi) 近平同誌到市兒(er) 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er) 童,知道孩子們(men) 行動不便,多次蹲下來同孩子們(men) 說話,耐心地看孩子們(men) 畫畫、表演唱歌跳舞、打乒乓球;

  黨(dang) 的十八大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中沿著崎嶇山路,走進山西呂梁山深處的趙家窪村,為(wei) 獨自養(yang) 活殘疾孫子孫女的王三女送去米、麵、油,並叮囑當地幹部安排好孩子的特殊教育……

  “殘疾人是一個(ge) 特殊困難的群體(ti) ,需要格外關(guan) 心、格外關(guan) 注。”這份“格外”的愛,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重若千鈞。

  春雨綿綿般的潤澤:“維護殘疾人尊嚴(yan) 、保障殘疾人權利、增進殘疾人福祉”

  時隔三十多年,福建省閩清縣殘聯副理事長黃道亮回憶起習(xi) 校長對他的關(guan) 愛,仍是激動不已。

  黃道亮年幼時在一次事故中失去雙臂,但他重新振作起來,學會(hui) 用腳寫(xie) 字,一路讀完小學、初中、高中。然而盡管連續兩(liang) 次高考分數都達到大專(zhuan) 線,卻沒有學校願意錄取他。

  1990年,黃道亮第三次參加高考。擔心孩子願望再次落空的父親(qin) 給閩江職業(ye) 大學寫(xie) 了一封信,講述了自己孩子的求學故事。當時擔任福州市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兼任閩江職業(ye) 大學校長。在他的關(guan) 心協調下,黃道亮終於(yu) 邁進校門,成為(wei) 福建省第一位無臂大學生。

  “感謝學校當年錄取了我,給了我無比珍貴的大學生活,讓我獲得新的生命。”黃道亮說。

  感謝,化作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大學畢業(ye) 後,黃道亮回到閩清縣,成為(wei) 一名殘聯工作人員,奔走在一線,堅持入戶為(wei) 殘疾人服務,多方呼籲全社會(hui) 關(guan) 注、幫扶殘疾人。

  “殘疾人是社會(hui) 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殘疾人應與(yu) 健全人一樣充分享受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的成果,在同一片藍天下幸福生活。

  無障礙環境建設,正是殘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yu) 和融入社會(hui) 生活的重要保障。

  2020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hui) ,聽取基層幹部群眾(zhong) 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製的意見和建議。會(hui) 上,楊淑亭作為(wei) 殘疾人創業(ye) 者代表發言,提出了完善殘疾人服務保障體(ti) 係等建議。

  楊淑亭至今清晰記得,自己發言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聽得十分認真,不時在本上記錄。“你提到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是一個(ge) 國家和社會(hui) 文明的標誌,我們(men) 要高度重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楊淑亭說。

  因為(wei) 這次經曆,楊淑亭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關(guan) 注更多了。她成了家鄉(xiang) 的無障礙體(ti) 驗員,為(wei) 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維護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2023年6月,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製定的專(zhuan) 門性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表決(jue) 通過,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這部法律字字句句都浸潤著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對殘疾人無微不至的關(guan) 心愛護。我相信,隨著無障礙環境建設的不斷發展,會(hui) 有更多人擺脫身體(ti) 殘疾帶來的束縛,更安全便捷地走出家門,融入社會(hui) 。”楊淑亭說。

  豐(feng) 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保障殘疾人權利的題中之義(yi) 。

  寫(xie) 完電影講解稿的又一個(ge) 段落,已經是半夜12點多,杜誠誠這才收拾好桌麵,為(wei) 一天的工作畫下句號。

  今年37歲的杜誠誠,是武漢市青山區的一名“盲人電影專(zhuan) 場”講解員,也是一名重度肢殘人士。

  “說”電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一部電影的講解詞,往往要花上1到3個(ge) 月的時間準備。不能久坐的杜誠誠常常趴在床上寫(xie) 作,累了就換個(ge) 姿勢,但她樂(le) 此不疲。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社區考察時見到了杜誠誠。見到坐在輪椅上的杜誠誠,總書(shu) 記走上前俯下身,親(qin) 切地握住她的手,誇獎她的工作“是一項很有意義(yi) 的工作”。

  “臨(lin) 走時,總書(shu) 記還對我說了一句‘謝謝你’,當時我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杜誠誠說,“總書(shu) 記覺得我的工作有意義(yi) ,是因為(wei) 他深深懂得殘疾人的需求。”

  “各項建設事業(ye) 都要把殘疾人事業(ye) 納入其中,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製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這樣強調。

  踐行總書(shu) 記“對兒(er) 童特別是孤兒(er) 和殘疾兒(er) 童,全社會(hui) 都要有仁愛之心、關(guan) 愛之情”的號召,更多善意愛心匯聚,為(wei) 包括殘疾兒(er) 童在內(nei) 的特殊困難兒(er) 童撐起一片藍天;

  落實總書(shu) 記作出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精神障礙人員”的指示,各地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融合行動持續開展;

  將總書(shu) 記對中國殘奧運動員“神勇”的誇讚牢記在心,越來越多殘疾人勇於(yu) 突破、挑戰自我,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暢快……

  “完善殘疾人社會(hui) 保障製度和關(guan) 愛服務體(ti) 係,促進殘疾人事業(ye) 全麵發展。”黨(dang) 的二十大描繪的中國式現代化幸福圖景中,殘疾人事業(ye) 這一筆,濃墨重彩。

  春光明媚般的希望:“努力創造無愧於(yu) 時代的精彩人生”

  “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我把黨(dang) 來比母親(qin) ……”熟練打開手機上的唱歌軟件,河北唐山市截癱療養(yang) 院截癱休養(yang) 員姚翠芹又一次唱起這首自己最愛的歌。

  2016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唐山考察期間,專(zhuan) 程來到唐山市截癱療養(yang) 院。在療養(yang) 院的陽光房裏,伴著二胡樂(le) 曲,姚翠芹唱起了《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一曲歌罷,總書(shu) 記帶頭鼓掌。

  正是在這次考察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情鼓勵:“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姚翠芹和其他截癱休養(yang) 員們(men) 都鉚足了勁把日子過精彩。

  曾為(wei) 總書(shu) 記朗誦原創詩詞的楊玉芳,自學掌握了配鑰匙技能,為(wei) 附近社區居民帶來便利,空閑時堅持詩歌創作;也在現場聆聽了總書(shu) 記鼓勵的李冬梅,重拾年輕時的競技夢想,在河北省殘運會(hui) 上勇奪3枚金牌……

  隻有殘缺的身體(ti) ,沒有殘缺的人生。

  這是一個(ge) 熱烈又安靜的課堂——

  在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講台上,美容美發課教師王雅妮耐心地為(wei) 同學們(men) 講解,學生不時舉(ju) 手提問。與(yu) 一般的課堂不同的是,師生間的交流,都是通過手語進行的。

  成為(wei) 一名教師是王雅妮從(cong) 小的夢想,點亮這一夢想的是數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她的那次會(hui) 麵。

  2014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呼和浩特市兒(er) 童福利院,看望住在這裏的孩子。王雅妮正是其中一個(ge) 。

  總書(shu) 記鼓勵王雅妮好好學習(xi) 、學業(ye) 有成。小雅妮情不自禁伸出右手彎了彎大拇指,向總書(shu) 記“說”謝謝。總書(shu) 記也伸出手作了同樣的動作,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

  習(xi) 爺爺的鼓勵讓王雅妮有了堅持學習(xi) 的不竭動力。如今,走上講台的王雅妮,開始幫助更多殘疾孩子改變命運。“現在,‘好好學習(xi) 、學業(ye) 有成’成了我對學生們(men) ‘說’得最多的話,習(xi) 爺爺當年的期許也成了我如今工作的追求。”

  匯聚逐夢力量,激發奮進精神。

  2022年4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提到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正像一位視障運動員在賽場上所說:‘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

  在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講話的中國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運動員王躍,內(nei) 心無比激動。這句話,正是王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的。

  北京冬殘奧會(hui) 結束後,王躍經過簡單休整,又開始為(wei) 新一輪比賽做準備:“我要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不斷提高競技水平,讓世界看到新時代中國殘疾人的風采。”

  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也是包括殘疾人在內(nei) 的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夢。

  雲(yun) 南省昆明市東(dong) 川區烏(wu) 龍鎮坪子村村民張順東(dong) 、李國秀夫妻兩(liang) 個(ge) 人隻有一隻手、兩(liang) 隻腳。但兩(liang) 人不等不靠不要,相互依偎著前行,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我們(men) 雖然殘疾了,但我們(men) 精神上不殘,我們(men) 還有腦還有手,去想去做。”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提到了張順東(dong) 的這句話,為(wei) 廣大脫貧群眾(zhong) 自立自強的信心勇氣點讚。

  如今,這對脫貧路上的奮鬥者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領頭羊”。夫妻二人不僅(jin) 種糧、養(yang) 殖樣樣幹得風生水起,張順東(dong) 還成了村裏的殘疾人聯絡員,奔走於(yu) 各家各戶,忙著為(wei) 大夥(huo) 兒(er) 謀富裕。

  在張順東(dong) 和李國秀的家裏,有一麵寫(xie) 有“永遠跟黨(dang) 走”5個(ge) 大字的紅旗。這是沒有雙手的李國秀花了一個(ge) 月的時間用腳繡的。

  這一針一線,繡出的是這一對“手足夫妻”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表達的真切心聲,更代表了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國約8500萬(wan) 殘疾人對更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記者朱基釵、高蕾、孫少龍、董博婷、尹思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