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 湖南婁底架農耕文化交流互鑒之橋
中新網婁底9月20日電 (記者 傅煜)9月20日,“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農(nong) 耕文化交流互鑒大會(hui) 在湖南婁底新化開幕。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馬拉維等國駐華使節,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亞(ya) 太空間合作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相關(guan) 國際組織代表、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會(hui) ,攜手為(wei) 世界梯田的“原態保護、活態利用、業(ye) 態融合”集智聚力。
紫鵲界梯田位於(yu) 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起源於(yu) 先秦、盛於(yu) 宋明,成型已有2000年,是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和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這裏沒有一口山塘、水庫,也沒有人工引水係統,數萬(wan) 畝(mu) 梯田完全依靠天然自流灌溉,堪稱“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跡”。
本次大會(hui) 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中共婁底市委、婁底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遺產(chan) 地之間信息共享、文化交流,共同提升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能力和傳(chuan) 承水平,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近年來,我們(men) 堅持保護與(yu) 開發並舉(ju) ,推動梯田文化綻放生機、地域文化彰顯特色、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實現了‘打響一個(ge) 品牌、帶動一個(ge) 產(chan) 業(ye) 、搞活一域經濟、富足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應。” 婁底市委書(shu) 記鄒文輝在致辭中表示,願同大家一道,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chuan) 承,以紫鵲界梯田保護發展為(wei) 題,以創建國家5A景區為(wei) 綱,進一步挖掘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價(jia) 值,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推動生態、文化、經濟齊頭並進、融合發展,不斷擦亮“世界雙遺產(chan) ”的亮麗(li) 名片,為(wei) 探索人類文明曆程、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nong) 業(ye) 提供有益借鑒。
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hui) (ICID)秘書(shu) 長Ashwin Pandya為(wei) 大會(hui) 致賀信,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創新)董樂(le) 為(wei) 大會(hui) 致辭。他們(men) 一致認為(wei) ,紫鵲界梯田以其獨特的農(nong) 業(ye) 用水方式,實現了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並在積極推進遺產(chan) 保護的同時,通過合理開發利用的創新實踐,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效借鑒。
大會(hui) 開幕式後,與(yu) 會(hui) 嘉賓聚焦遺產(chan) 地當代價(jia) 值及保護進展、農(nong) 耕文化傳(chuan) 承與(yu) 文旅發展建設思考、生態係統保護與(yu) 恢複等議題展開探討。在各方見證下,婁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伍鵠發表了《世界梯田保護與(yu) 發展紫鵲界共識》,呼籲梯田所在地進行識別記錄、推廣典型案例、積極有效施策、尊重社情民意、加強國際合作,全力以赴,集智聚力,為(wei) 世界梯田的“原態保護、活態利用、業(ye) 態融合”攜手努力,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當日同時舉(ju) 行了“紫鵲界對話世界”外交官梯田沙龍、梯田保護與(yu) 發展學術論壇和5A創建專(zhuan) 家論壇,學術觀摩考察、《一念梅山夢》沉浸式數字媒體(ti) 藝術演出等活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