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傳承優秀文化 強大文化自信 在新征程上講好中國故事

發布時間:2023-10-08 14:4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總攬全局,把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指引宣傳(chuan) 思想文化事業(ye) 在舉(ju) 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中展現新氣象、邁向新征程。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與(yu) 時俱進。

  2023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分別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和中國曆史研究院,主持召開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深刻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文化建設中提出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是新時代黨(dang) 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為(wei) 做好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0年前,黨(dang) 的十八大後首次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dang) 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wei) 國家立心、為(wei) 民族立魂的工作”,並作出“兩(liang) 個(ge) 鞏固”的重要論述。

  從(cong) 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到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hui)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hui) 、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再到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代表大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黨(dang) 對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全麵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dang) 管宣傳(chuan) 、黨(dang) 管意識形態。”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祁述裕:隻有經濟實力、精神力量同步增強,中國式現代化才能行穩致遠。十年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引領推動下,我們(men)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當代中國的價(jia) 值取向、道德規範和精神氣質深刻改變,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正式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重大論斷,“兩(liang) 個(ge) 結合”先後寫(xie) 入《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和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兩(liang) 個(ge) 結合”特別是“第二個(ge) 結合”作了全麵係統深入闡述,並以“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總結中華文明的五個(ge) 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men) 的文化主體(ti) 性”。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心推動下,北京中軸線、京杭大運河等一大批文化遺產(chan) 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深入實施,中華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迸發出生機與(yu) 活力。

  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實施綱要》《關(guan) 於(yu) 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一係列文件相繼印發,設立烈士紀念日,頒授“七一勳章”“共和國勳章”,建立健全黨(dang) 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製度,敬仰英雄、學習(xi) 英雄、爭(zheng) 做英雄,一座座精神豐(feng) 碑,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研究員 冷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men)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引領下,中華文明內(nei) 涵的價(jia) 值被進一步闡釋發掘,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guan) 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新聞媒體(ti) 競相發力,記錄脫貧攻堅的感人瞬間、勾勒出全麵小康的美麗(li) 畫卷、展現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各主流媒體(ti) 創新方法手段,深度融合發展,在時代變革中“破繭蝶變”。《必由之路》《擺脫貧困》《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等一件件精品力作,高唱盛世凱歌、匯聚奮進偉(wei) 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等新載體(ti) 新陣地助力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不斷深入基層。從(cong) 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中國互聯網大會(hui) ,到開展“淨網”“清朗”治理行動,網絡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斷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文化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文藝園地百花齊放、碩果累累。《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人世間》等作品兼具曆史厚重感和現實關(guan) 懷,展現波瀾壯闊的社會(hui) 變遷;《黨(dang) 的女兒(er) 》《永不消逝的電波》等舞台藝術精品創新形式再現英雄形象。一部部充滿力量的文藝作品,奏響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時代之聲、愛國之聲、人民之聲。

  講好中國故事,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提高。北京冬奧會(hui) 、成都大運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驚豔世界,向全球展現中華文化兼納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氣度。中非合作論壇、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北京文化論壇等一係列主場外交活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介紹中國經驗。一個(ge) 日新月異的中國,正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守正創新的精神,紮根於(yu) 中華大地、展現在世界麵前。

  麵向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號召:“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wei) ,共同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站上新起點,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戰線意氣風發、昂首前行,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