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6年推出330餘項舉措 助力國際貿易便利化

發布時間:2023-10-09 15: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 呂少威)6年來,北京共推出330餘(yu) 項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改革創新舉(ju) 措,口岸服務設施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口岸信息化建設、提效降費、服務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持續改善,國際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這是記者8日在“推進國際貿易領域便利化改革,提升國際貿易合作質量和水平”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的。

  大興(xing) 機場年內(nei) 有望完成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驗收

  據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李燕淩介紹,2019年9月,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標誌著北京空港口岸形成了“一市兩(liang) 場”的開放新格局。“雙樞紐”空港口岸基礎服務設施日益完善,首都國際機場已擁有冰鮮水產(chan) 品、進口肉類等7類指定監管場地資質,具備整車進口、全國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chan) 品試點、跨境醫藥電商倉(cang) 儲(chu) 物流第三方服務資格等完善的口岸服務功能。大興(xing) 國際機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進境植物種苗2類指定監管場地資質已於(yu) 2023年2月獲批並投入使用,進境冰鮮水產(chan) 品、進境水果2類指定監管場地立項申請已於(yu) 2023年3月獲得海關(guan) 總署批複同意,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驗收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先易後難、分批推進”的原則,年內(nei) 有望完成對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的驗收。

  推出“京津冀協同服務專(zhuan) 區”

  據介紹,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7年來,口岸信息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已實現“總對總”對接28個(ge) 國家部委,還建設了7大類本地特色應用31項子功能,覆蓋企業(ye) 外貿辦事、流程跟蹤、金融保障、知識獲取與(yu) 數據服務五大核心環節,為(wei) 進出口企業(ye) 提供“商流+物流+通關(guan) ”的貿易便利化服務。開通“企業(ye) 單證保管箱”,實現企業(ye) 單證數據雲(yun) 存儲(chu) ,便於(yu) 企業(ye) 開展融資、AEO認證申請等業(ye) 務,目前已有1300餘(yu) 家企業(ye) 存證管理20多類近4000餘(yu) 萬(wan) 條業(ye) 務單據信息。研發上線RCEP經貿規則一點通,幫助企業(ye) 進行最優(you) 關(guan) 稅稅率籌劃,便捷企業(ye) 享受關(guan) 稅優(you) 惠政策,加強國際貿易規則指導培訓,充分利用自貿協定優(you) 惠條款,提高進出口貿易質量和水平。推出“京津冀協同服務專(zhuan) 區”,企業(ye) 可登錄三地任一“單一窗口”使用服務專(zhuan) 區的空運、海運和鐵運物流辦事功能以及數據應用服務,三地本地特色功能互通互用。

  “直提直裝”作業(ye) 模式提高通關(guan) 效率

  李燕淩說,北京大力推廣“直提直裝”作業(ye) 模式。在北京空港口岸探索開展機坪“直提”創新模式試點,根據企業(ye) 需求,可直接在機下提取貨物,減少貨物通關(guan) 物流環節,提高通關(guan) 效率,為(wei) 企業(ye) 急需通關(guan) 的貨物提供了新的服務通道。持續推廣天津海港“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作業(ye) 模式,應用率持續攀升。北京創新跨境電商監管模式。2019年,北京獲批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跨境電商醫藥產(chan) 品銷售試點,首創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chan) 品新模式。2020年,北京獲批成為(wei) 全國首批B2B出口監管試點,製定出台B2B出口專(zhuan) 項支持政策,推出“一次登記、一點對接、優(you) 先查驗、允許轉關(guan) 、便捷退貨”等針對性便利化措施,B2B出口業(ye) 務實現快速增長,今年1-8月,北京跨境電商B2B出口額同比增長30%以上。北京還規範口岸收費。北京市商務局會(hui) 同市場監管、海關(guan) 、財政等部門建立清理規範口岸收費工作組,聯合對報關(guan) 、貨代、倉(cang) 儲(chu) 等環節收費情況進行全鏈條、全要素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加強督導整改,同時開展政策宣傳(chuan) ,引導口岸經營主體(ti) 守法經營。

  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站式”信息查詢服務

  據悉,2023年9月,北京市商務局官網上線改版後的跨境貿易便利化專(zhuan) 欄,企業(ye) 可“一站式”查詢國際貿易協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北京市有關(guan) 法規,以及貿易便利化相關(guan) 辦事指南,進一步增強了貿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獲得性。此外,推動京津冀口岸通關(guan) 物流服務“同事同標”,三地商務、口岸、海關(guan) 、港口運行主體(ti) 達成共識,協同推動“三地四場”“兩(liang) 地四港”分別建立統一、規範的空港、海港服務質量標準。(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