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科研人員實現全球最大功率風力發電機整體充磁

發布時間:2023-10-09 15: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10月8日電 (馬芙蓉 王瀟瀟 高翔)華中科技大學8日發布消息,該校國家脈衝(chong) 強磁場科學中心工程技術團隊於(yu) 近日成功實現20兆瓦全球最大單機功率風力發電機轉子的整體(ti) 充磁,對助推中國風電綠色製造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轉子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將風能轉換為(wei) 機械能,從(cong) 而驅動設備發電。永磁風力發電機是風力發電的主力機型,其轉子磁極由眾(zhong) 多磁鋼拚裝而成。傳(chuan) 統製造工藝是“先充磁後組裝”,但由於(yu) 磁鋼帶有磁性,相互間存在巨大排斥力,存在組裝難度大、危險高、效率低等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chong) 強磁場科學中心教授李亮帶領團隊曆經10餘(yu) 年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電機“無磁裝配—整體(ti) 充磁”方法,破解了傳(chuan) 統工藝的缺陷,並於(yu) 2021年6月研製出中國首台(套)大型永磁電機整體(ti) 充磁裝備,完成2.5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的整體(ti) 充磁。

  在此基礎上,李亮團隊繼續攻關(guan) ,最終實現20兆瓦全球最大單機功率風力發電機轉子的整體(ti) 充磁,並在企業(ye) 得到應用。

  據李亮介紹,在實現快速充磁同時,該技術還具備低能耗快速退磁能力,在退役永磁風電機組的綠色再製造方麵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此外,還可用於(yu) 高鐵驅動電機、電動汽車、磁懸浮列車、艦船驅動電機和航空航天高速電機等方麵。

  此項成果離不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衝(chong) 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支持。該實驗裝置可提供強磁場、極低溫、高靜壓等實驗環境,是支撐物理、化學、材料和生物醫學等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國之重器”。截至今年8月,該裝置已累計開放運行80626小時,支撐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的125家科研單位開展實驗1804項,取得包括發現第三種規律新型量子振蕩等係列成果。(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