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江西瑞昌:土特產“上網出村”助農增收致富
中新網南昌10月9日電(盧夢夢 李寅華 吳紅媛)“支書(shu) ,500斤豆折,我上午就送過去。”在江西省瑞昌市南義(yi) 鎮星明村,掛斷電話後,村民王永福開始忙著分裝準備好的豆折。
在電話的另一頭,星明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田雲(yun) 正在盤點貨架上的“土貨”。“今年7月,村裏開始進行直播帶貨,現在村民們(men) 送來的土特產(chan) 越來越多,最近一個(ge) 月就收到了幹豆角、幹筍、豆折、辣椒粉等土特產(chan) 5000多斤。”田雲(yun) 說,如今直播間的生意越來越好,村民們(men) 也越來越忙,都計劃著多做些土特產(chan) 來售賣。
如何更好地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是田雲(yun) 一直放在心頭的大事。作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同時也是瑞昌市人大代表,田雲(yun) 在走街入戶收集群眾(zhong) 意見時,發現村民們(men) 平時都會(hui) 手工製作幹豆角、辣椒粉、粉皮、小魚幹等幹菜。這讓有著多年做生意經驗的田雲(yun) 立刻有了主意。
2019年開始,田雲(yun) 便帶領村“兩(liang) 委”班子,探索發展村電商產(chan) 業(ye) ,收購本地村民自家手工製作的“土貨”,一邊通過線下實體(ti) 店經營,一邊通過線上淘寶店拓寬銷路,成功打造了“南義(yi) 土特產(chan) ”品牌。
今年7月,田雲(yun) 又瞄準了直播帶貨的商機,聘請專(zhuan) 業(ye) 主播,運營微信視頻號“星明小田助農(nong) ”,在直播間售賣星明土特產(chan) 。同時,通過拍攝短視頻展示土特產(chan) 手工製作過程,持續推廣“南義(yi) 土特產(chan) ”品牌。經過近3個(ge) 月的運營,直播間人氣越來越旺,銷售額達到了1.2萬(wan) 元。
看到自己親(qin) 手做的土特產(chan) 逐漸暢銷,村民們(men) 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以前菜地不敢多種,吃不完爛在地裏就浪費了,現在村裏幫忙售賣,我們(men) 在家就能做‘生意’,輕輕鬆鬆就把錢賺了。”70歲的老人柯先桂笑著說,今年他又種了不少豆角,打算都做成幹豆角售賣。
“前不久,我們(men) 在山上又收了兩(liang) 三百斤幹菜,基本是老人家在做,看到他們(men) 喜笑顏開的模樣,我打心眼裏高興(xing) 。”談到最近“進貨”的經曆,田雲(yun) 不禁嘴角上揚。“接下來,我們(men) 打算深入挖掘地方資源潛力,做大‘南義(yi) 土特產(chan) ’品牌,帶領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田雲(yun) 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