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手機市場全麵複蘇仍需時日

發布時間:2023-10-13 11:08:00來源: 經濟日報

  每年國慶假期都是手機銷售的“黃金期”,尤其是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前夕,華為(wei) 、蘋果雙雙發布新機,更是引發了一波換機潮。不過,此時說手機市場已走出低迷、全麵複蘇還為(wei) 時尚早,綜合多方因素來看,智能手機市場的未來仍充滿了不確定性。

  此輪中秋國慶假期手機銷售熱潮,仍是高端手機的逆勢增長。“產(chan) 品‘遙遙領先’,發貨‘遙遙無期’。”這句調侃印證了當紅機型的火爆。剛剛過去的黃金周期間,多家華為(wei) 、蘋果門店人流如織,甚至排起了長隊,越是高端機型越緊俏,比如華為(wei) Mate 60 Pro、Mate 60 Pro+以及蘋果iphoness 15 Pro Max原色鈦金屬等型號“一機難求”。不僅(jin) 如此,越是高端機型溢價(jia) 也越多。一直以來,蘋果手機的高溢價(jia) 都是國產(chan) 手機夢寐以求的目標,如今終於(yu) 成功實現。

  與(yu) 假期間的小回暖相比,今年手機市場整體(ti) 卻依然低迷。數據顯示,上半年國產(chan) 手機品牌出貨量仍在下降。事實上,國內(nei) 智能手機出貨量自2016年到達頂峰後,就一直呈下滑趨勢,除了2021年因5G手機大規模上市出現小幅回彈,已回到10年前的水平。手機市場早已過了用戶快速增長的好時候,進入飽和期。尤其是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長整體(ti) 疲弱的背景下,智能手機產(chan) 品還存在同質化嚴(yan) 重、創新迭代不明顯等問題,導致消費者沒啥換機欲望,換機周期不斷拉長。想要讓手機市場從(cong) 連續多年的低位運行轉向全麵複蘇,僅(jin) 靠兩(liang) 款熱門機型顯然是不夠的。

  高端是必由之路,也是“生死之戰”。縱觀近年來持續低迷的手機市場,從(cong) 一枝獨秀且增速穩定的折疊屏手機,到此次黃金周期間的熱銷機型,都可看出,手機已從(cong) 剛需產(chan) 品變成了改善型產(chan) 品,需求提升倒逼產(chan) 品升級,沒有高端就沒有市場。與(yu) 以利潤換空間的中低端市場相比,高端市場意味著高利潤、高黏性,是靠引領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來抓住未來市場的增長機遇。對手機廠商來說,無法改變的是市場大勢,可以實現的是邁向高端,並讓高端帶來的高利潤與(yu) 產(chan) 品創新形成良性互動,打造品牌護城河,從(cong) 而在千變萬(wan) 化的市場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高端市場可貴,卻不易得。多年來,國產(chan) 手機廠商在自主創新、技術突破等方麵付出了諸多努力,進步之大有目共睹。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永無止境,未來還需聚力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加快技術迭代和底層創新,打破同質化競爭(zheng) ,不斷積累一個(ge) 個(ge) 小創新、微創新,最終演變為(wei) 一次技術革新,牢牢占據高端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不僅(jin) 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模式創新、應用創新、策略創新等。比如,5G技術對手機的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等方麵均提出了新要求,為(wei) 智能手機創新升級提供了新契機和新空間。國內(nei) 企業(ye) 在5G技術方麵已取得一定優(you) 勢,但5G手機的應用仍亟待創新,需從(cong) 技術、應用兩(liang) 側(ce) 發力,抓住窗口期,激發消費意願。此外,也不應輕視國產(chan) 手機已有的個(ge) 性化服務、高性價(jia) 比、多元化渠道布局等優(you) 勢,多元化產(chan) 品組合、拓展新興(xing) 市場、布局其他電子產(chan) 品、跨界融合發展等模式創新、策略創新也都有助於(yu) 國產(chan) 手機抓住更多用戶群體(ti) ,開拓更大市場。(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