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區域重大戰略引領帶動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係列區域重大戰略。同時,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四大區域板塊戰略進一步完善,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出分工合理、優(you) 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嶄新局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優(you) 勢互補、各展其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京津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符合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關(guan) 統籌區域發展的重要論述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men) 要發揮區域重大戰略引領帶動作用,聚焦實現戰略目標和提升引領帶動能力,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促進區域間融合互動、融通補充,不斷優(you) 化完善區域發展格局。
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有一個(ge) 逐步調整的過程。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實施區域重大戰略,通過軸帶發展形成點線麵結合的多中心網絡狀發展格局,能夠增強區域間的協同性,促進優(you) 勢互補、合理分工。區域重大戰略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旨在通過深化改革,打破傳(chuan) 統的行政分割和“一畝(mu) 三分地”思維定式,促使生產(chan) 要素在更大空間尺度內(nei) 進行流動和組合,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you) 化開發新模式、集約發展新路子,實現對傳(chuan) 統區域發展理論與(yu) 實踐的關(guan) 鍵突破和有益補充。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在“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和基本法框架內(nei) ,發揮粵港澳綜合優(you) 勢,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製對接,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要求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強調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使之成為(wei) 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要求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區域重大戰略的實施充分考慮了我國國土空間類型多樣、差別巨大的客觀實際,旨在從(cong) 不同空間尺度、區域類型和功能定位推動戰略重點區域加快發展,發揮對區域經濟發展布局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是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係統的客觀需要,也是構建更加暢通高效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要求。其一,通過若幹區域重大戰略的實施,有利於(yu) 把已有的戰略銜接起來,改變區域協調發展政策中“梯度+板塊”結構,可以從(cong) 打破區域的界限入手,優(you) 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其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一環。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由社會(hui) 經濟活動各個(ge) 環節、各個(ge) 層麵、各個(ge) 領域的相互關(guan) 係和內(nei) 在聯係構成的一個(ge) 有機整體(ti) 。而彰顯優(you) 勢、協調聯動的城鄉(xiang) 區域發展體(ti) 係是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空間特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有利於(yu) 以點帶麵、從(cong) 線到片實現各區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整體(ti) 質量和總體(ti) 效益。其三,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生特點和衡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我國正在實施的區域重大戰略以協調發展為(wei) 主要抓手,把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內(nei) 嵌於(yu) 區域發展之中,不斷從(cong) 空間格局上為(wei) 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區域重大戰略的實施,在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重點領域改革先行先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在保障基本民生底線、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區域重大戰略的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區域板塊之間的協調發展,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用高質量發展來解決(jue) 發展中的不平衡問題,釋放每個(ge) 區域的發展優(you) 勢和潛力,走出一條分工合理、協調高效的區域發展新路。一是堅持新發展理念。戰略實施過程中,必然會(hui) 遇到與(yu) 協調合作相衝(chong) 突、與(yu) 綠色發展相矛盾、開放共享的程度難以把握等問題,要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戰略實施全過程。二是堅持構建統籌機製。要加強區域重大戰略與(yu)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協同推進,深入分析區域重大戰略與(yu) 其他區域發展戰略的相互作用機理,明確相互間在目標定位和戰略重點上的共性和差異,加強戰略實施中運行機製、政策工具和重大項目的對接整合,實現戰略實施的優(you) 勢互補,達到1+1>2的效果。三是堅持對接聯動。係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差別化發展定位,促進相互間分工協作和優(you) 勢互補,健全協調推進和評估機製,提升信息、政策、人才、項目交流共享效率。四是堅持因地製宜。各地區要在國家整體(ti) 規劃指導下發揮比較優(you) 勢,從(cong) 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作者:謝 地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