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高效物流促進農村生產消費

發布時間:2023-10-16 15:03:00來源: 人民日報

  貴州遵義(yi) 建立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

  高效物流促進農(nong) 村生產(chan) 消費(高質量發展在一線)

  核心閱讀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yi) 市持續打造以縣為(wei) 中心、鎮為(wei) 節點、村為(wei) 末端的三級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探索走出一條城鄉(xiang) 優(you) 勢互補、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交郵融合暢通出行和快遞收發,線上服務平台精準匹配寄遞需求,龍頭企業(ye) 帶動農(nong) 戶增收,助力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和工業(ye) 品下行更加高效順暢,為(wei)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yi) 市建立以縣為(wei) 中心、鎮為(wei) 節點、村為(wei) 末端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助力城鄉(xiang) 市場銜接更緊密、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順暢,促進農(nong) 民增收、消費提質,探索走出一條城鄉(xiang) 優(you) 勢互補、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

  交郵協作,暢通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毛細血管”

  由於(yu) 鄉(xiang) 鎮客運站升級改造,鳳岡(gang) 縣進化鎮臨(lin) 江村秀竹組的村民孟波,放下鋤頭,握起方向盤,成了當地交郵融合綜合服務點的一名運輸員。

  “現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多,常年外出打工的人也多,農(nong) 村客運班線的客流越來越少,鄉(xiang) 鎮客運站一度變得很冷清。”孟波說。

  2022年9月,鳳岡(gang) 縣以進化鎮為(wei) 試點,對鄉(xiang) 鎮閑置客運站進行升級改造,拓展農(nong) 村客運、新能源充電、快遞收發和農(nong) 產(chan) 品集散中轉、票務等服務功能,建成鎮級交郵融合綜合服務點。同時,因地製宜將電商村級服務站、小賣部、便民店等升級為(wei) 村級交郵融合服務點,完善村級站點網絡布局,延伸末端配送等服務。

  看著鄉(xiang) 鎮客運站改造持續推進,孟波覺察到了機會(hui) 。他承包了一輛9座新能源客運車,每天除了接送乘客,還將鎮裏的包裹、農(nong) 資等送到各個(ge) 村級綜合服務點。

  綜合服務點既是快遞接收點,也是農(nong) 特產(chan) 品、農(nong) 資等的銷售點。在臨(lin) 江村秀竹組綜合服務點,快遞區擺放著各種包裹,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區的貨櫃上則是當地產(chan) 的獼猴桃、辣椒等,此外還有麵包、薯條等食品和飲料。每天出車前,孟波會(hui) 將前一天收集的待寄貨物裝車,免費送達鎮級服務站點;收車前,順帶把包裹、農(nong) 資帶回村子。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收寄快遞,由此形成的貨流帶動了銷售點業(ye) 績增長。

  “通過整合資源,一方麵滿足老人、學生和困難家庭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麵方便村民收寄快遞,不但增加了農(nong) 村客運車輛收入,還能激發村級綜合服務點的消費潛力,一舉(ju) 多得。”鳳岡(gang)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潘立亮說,目前,鳳岡(gang) 縣依托東(dong) 西部協作資金,投入155萬(wan) 元,開通8條交郵融合示範線,建成25個(ge) 農(nong) 村交郵融合綜合服務點,正在建設15個(ge) 農(nong) 村交郵融合綜合服務點,計劃明年實現全縣14個(ge) 鎮(街道)、87個(ge) 村(社區)全覆蓋,暢通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毛細血管”。

  據介紹,鳳岡(gang) 縣對運送快遞的農(nong) 村客運車輛,每件快遞補助0.3元;對代收存放快遞的農(nong) 村服務站點,每件快遞補助0.2元。“縣裏將持續推進市場化運營,引進龍頭企業(ye) 負責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潘立亮說。

  科技賦能,構建客貨同網線上服務平台

  客流高峰時人找車,平時車找人。由於(yu) 運力和需求信息不對稱,客運班線分布不均衡,貴州不少農(nong) 村客運經營成本高、效益低,發展難度大。

  正安縣以貴州“通村村”農(nong) 村出行服務平台為(wei) 基礎,搭建集供需發布、網上交易、精準匹配、運力整合、交易結算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線上服務平台,構建起客貨同網、資源共享的城鄉(xiang) 客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的高效服務體(ti) 係。

  在正安縣瑞溪鎮瑞溪村,20畝(mu) 梨園承載著果農(nong) 梁玉坤的希望。在別人眼裏,梁玉坤是小有名氣的種植大戶,但在他自己看來,水果不好賣時,心中有苦說不出。

  “水果品質雖好,但過去物流保障跟不上,要麽(me) 銷不出去,要麽(me) 賣不上價(jia) ,隻能看著果園幹著急。”推著板車,沿著山路,走走停停叫賣一番,這是梁玉坤以前的主要銷售方式,“還有就是趕場,一天下來能賣不少,但不是天天都有,賣不掉的隻能放壞。”

  去年梨子成熟,梁玉坤的發愁事解決(jue) 了。依靠線上服務平台和物流保障,他的水果不僅(jin) 銷往周邊市縣,還有不少遠銷省外,不到兩(liang) 周便銷售一空。“鮮梨出山,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剛下枝頭就能擺上城市的餐桌。”梁玉坤說。

  “小到一枚雞蛋,大到成噸水果,都能通過線上服務平台,以客貨同網方式銷往省內(nei) 外。”正安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呂宗常說,用戶在線上下單後,平台依托大數據支撐,第一時間匹配客運車輛,規劃最優(you) 線路,實現人、車、貨、站、線、點與(yu) 運力資源智能匹配,確保農(nong) 村物流降本增效。

  2022年,正安縣完成縣級派件到鎮約900萬(wan) 件,相較以往,每件運輸成本降低約0.1元,年均節約運輸成本近100萬(wan) 元。據介紹,正安縣將繼續探索發展智慧物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鼓勵縣域郵政、供銷、電商、快遞、商貿流通等各類主體(ti) 參與(yu) 市場化合作,逐步建立“骨幹批發市場+零售終端+生鮮電商”的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體(ti) 係,促進市場不斷擴大、流通不斷增值。

  融合發展,“企業(ye) +運輸+農(nong) 戶”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

  位於(yu) 習(xi) 水縣良村鎮大安村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工業(ye) 園區,是全縣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集聚示範區。2017年3月,主打豆製品銷售的貴州省三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在園區成立。6年多時間,公司年銷售額從(cong) 不足千萬(wan) 元增長到4000多萬(wan) 元。

  “融合發展、跨行業(ye) 合作是公司實現較快發展的關(guan) 鍵。”三好食品公司董事長吳國政說,公司通過訂單化生產(chan) ,主動同快遞企業(ye) 合作,利用快遞專(zhuan) 車的返程空車運輸黃豆原材料和豆腐幹製品,降低了運輸成本。僅(jin) 半年時間,公司產(chan) 值增加近500萬(wan) 元。

  “企業(ye) +運輸+農(nong) 戶”模式帶動了周邊發展。三好食品公司在當地已成立7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起2500畝(mu) 黃豆生產(chan) 基地,與(yu) 農(nong) 戶簽訂產(chan) 購銷合同3750噸。

  “豆子有人收,大家就願意種。”得益於(yu) 園區企業(ye) 的帶動,大安村村民萬(wan) 定方發展黃豆種植,不到3年時間,種植規模擴大到80畝(mu) 。

  “通過交郵融合共配運輸模式,村級末端綜合服務點負責收購,農(nong) 產(chan) 品在家門口就能變現增收,降低了農(nong) 戶的種植風險,提高了種植意願。”習(xi) 水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劉穎說,促進農(nong) 特產(chan) 品和零散農(nong) 副產(chan) 品流通,有助於(yu)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大安村的工業(ye) 園區接連引進辣椒、黃豆等8家農(nong) 業(ye) 加工企業(ye) ,有效解決(jue) 農(nong) 特產(chan) 品特別是農(nong) 村散戶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問題,降低了農(nong) 特產(chan) 品出山、進城的流通成本。在此基礎上,習(xi) 水縣加快實施快遞入廠、快遞進村工程,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和快遞、園區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實現農(nong) 戶種植、收購、加工生產(chan) 、快遞運輸、末端銷售閉環,促進產(chan) 銷銜接更加順暢。

  “農(nong) 村物流貫通城鄉(xiang) 、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是現代流通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要持續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和工業(ye) 品下行,創新‘多站合一、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遵義(yi) 市市長黃偉(wei) 說。(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