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時政微觀察|“心聯通”:友誼的豐碑

發布時間:2023-10-17 15:0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斯裏蘭(lan) 卡國家博物館一隅,靜靜佇(zhu) 立著一塊銘有漢字、泰米爾文、波斯文的古碑。

  將這方石碑帶到斯裏蘭(lan) 卡的,是中國的航海家鄭和。15世紀初,鄭和率“數萬(wan) 人,乘巨舶百餘(yu) 艘”,曆時數月抵達這裏,與(yu) 當地人交流、易貨,並贈送石碑以示友好。

  2013年,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後,斯裏蘭(lan) 卡是首個(ge) 以政府聲明形式支持的國家。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2013年9月7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演講時指出,搞好政策、設施、貿易、資金領域的合作,“必須得到各國人民支持,必須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chuan) 統友誼,為(wei) 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hui) 基礎”。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10年來,一個(ge) 個(ge) 項目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落地開花,拉近了各國人民的心。

  “小而美”的民生工程

  “電視就像是我的另外一雙眼睛,讓我一下子看到了外麵的世界,原來世界那麽(me) 大,有那麽(me) 多好玩的!”一名9歲的尼日利亞(ya) 小男孩說。得益於(yu) 中國援非的“萬(wan) 村通”項目,許多非洲村民看上了信號穩定、內(nei) 容豐(feng) 富的數字電視。

  “萬(wan) 村通”項目,旨在為(wei) 非洲1萬(wan) 個(ge) 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nei) 斯堡峰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加強中非人文合作計劃中的一項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國家民眾(zhong) 獲得感的重要途徑,立竿見影啊。”2021年11月19日,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小而美的項目,是直接影響到民眾(zhong) 的。今後要將小而美項目作為(wei) 對外合作的優(you) 先事項,加強統籌謀劃,發揮援外資金四兩(liang) 撥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項目。”

  在柬埔寨,中國幫助16個(ge) 省修建1800餘(yu) 口深水井、近130座社區池塘,有效解決(jue) 當地農(nong) 村居民飲用水源短缺及用水衛生問題;

  在太平洋島國薩摩亞(ya) ,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援助項目援建綜合性示範農(nong) 場等農(nong) 業(ye) 推廣體(ti) 係,累計培訓上萬(wan) 人次;

  在讚比亞(ya) ,太陽能磨坊廠為(wei) 民眾(zhong) 供應充足的玉米麵粉,提升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

  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菌草成為(wei) 當地的致富草……

  一個(ge) 個(ge) “小而美”“實且惠”的項目穩步實施,幫助共建國家民眾(zhong) 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對於(yu) 共建國家人民而言,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具體(ti) 而可感——是水和電、是路和橋,是學校和醫院,是豐(feng) 厚的薪水和值得期待的明天。

  “現在,你可以在柏油路上駕車去往烏(wu) 幹達的不同地方,而這些路多數是中國企業(ye) 參與(yu) 修建的。”烏(wu) 幹達執政黨(dang) 全國抵抗運動總書(shu) 記理查德·陶德旺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共建國家的聯通與(yu) 發展,受到當地民眾(zhong) 歡迎,這正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吸引力所在。

  樹起友誼的豐(feng) 碑

  今年“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前夕,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孟加拉國兒(er) 童阿裏法·沁,鼓勵她努力學習(xi) 、追求夢想,傳(chuan) 承好中孟傳(chuan) 統友誼。

  “沁”(Chin),孟語意思為(wei) “中國”,這個(ge) 名字背後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阿裏法·沁出生於(yu) 2010年。她出生時,母親(qin) 傑娜特因為(wei) 患有嚴(yan) 重心髒病遭遇難產(chan) ,一度生命垂危。當時,正逢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首次在孟加拉國執行“和諧使命”任務。接到求助後,醫院船第一時間趕赴當地醫院。

  經過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手術,傑娜特最終順利產(chan) 下一名女嬰。望著隻有3斤多重的女兒(er) 和剛從(cong) 死亡線上被拉回來的妻子,孩子的父親(qin) 特意為(wei) 女兒(er) 起名為(wei) 沁“Chin”,來表達對中國軍(jun) 人的感謝。他說,要讓女兒(er) 記住中國,記住她的救命恩人。

  “沁在信中講述的親(qin) 身經曆是中孟友好的生動寫(xie) 照。”在給沁的複信中,習(xi) 近平主席說,“中國和孟加拉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好鄰居、好朋友,擁有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曆史。”

  千年友誼代代相傳(chuan) ,務實合作步步推進。

  2016年10月,習(xi) 近平主席曆史性訪問孟加拉國,中孟關(guan) 係提升為(wei) 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孟加拉國是南亞(ya) 首個(ge) 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今天,麵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習(xi) 近平主席早有深遠的洞察:“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在反複思考世界各國應如何在千差萬(wan) 別的利益和訴求中實現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贏。”

  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中巴“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是21世紀中巴友誼新的裏程碑。目前,瓜達爾港自由區、中巴友誼醫院等項目已建成或在建,中國向瓜達爾民眾(zhong) 捐贈的太陽能發電係統設備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

  “項目建在哪裏就要在哪裏樹起友誼的豐(feng) 碑”,2018年12月,習(xi) 近平主席首次訪問巴拿馬時叮囑道。今天,巴拿馬運河四橋、巴拿馬國家會(hui) 展中心等充滿中國元素的大型項目已成為(wei) 當地地標,中國商品日益融入民眾(zhong) 日常生活。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金融戰略問題專(zhuan) 家埃迪·塔彼羅感慨:“‘一帶一路’合作不是誰征服誰,而是朋友間的相互幫助。”

  在相遇中相知,在相知中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人們(men) 心手相連,共同建設著美好的家園。

  互學互鑒的人文交流

  今年9月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來了30多位來自泰國的學生。接下來一年,這些學生將進入天津渤海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習(xi) 中國的職業(ye) 教育課程。

  讓泰國學生到中國,接受中國的職業(ye) 教育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天津渤海職業(ye) 技術學院和泰國大城技術學院首先開始的合作,以中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命名。

  魯班工坊裏沒有魯班,卻有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物聯網等70多門專(zhuan) 業(ye) 技能課程。2018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上鄭重宣布,中國將“在非洲設立10個(ge) 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ye) 技能培訓”。

  吉布提青年奧斯曼,從(cong) 小就有一個(ge) “鐵路夢”。聽說吉布提魯班工坊招收鐵道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他馬上就去報名。“我的家庭條件特別不好,能被魯班工坊錄取嗎?”麵試時,奧斯曼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中國麵試官說:“我相信你,如果好好努力,你也能成為(wei) 吉布提的魯班。”經過層層選拔,奧斯曼成為(wei) 首批24名新生中的一員,未來將直接參與(yu) 亞(ya) 吉鐵路建設。

  “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zhong) 中形成一個(ge) 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

  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和旅遊交流,實施“文化絲(si) 路”計劃,建立絲(si) 綢之路國際劇院、博物館、藝術節、圖書(shu) 館、美術館聯盟,同共建國家積極互辦藝術節、電影節、音樂(le) 節、文物展、圖書(shu) 展等活動,合作開展圖書(shu) 廣播影視精品創作和互譯互播,共同實施聯合考古和文物修複項目……10年來,共建國家廣泛開展文化旅遊合作、教育交流、媒體(ti) 和智庫合作、民間交往等,推動文明互學互鑒和文化融合創新,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

  縱觀共建“一帶一路”十年間,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共同書(shu) 寫(xie) 了許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故事。這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對傳(chuan) 統美德的傳(chuan) 承、對友誼的珍視。

  這種珍視,無關(guan) 遠近——“無論相隔多遠,隻要我們(men) 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這種珍視,關(guan) 乎民心——“我們(men) 都應該抱有這樣一個(ge) 信念:各國人民都應該擁有一個(ge) 更加美好的未來,共建‘一帶一路’一定會(hui) 迎來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心之間,有“路”相通。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yun)

  視覺丨江雨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