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人情交往成為負擔,年輕人如何“減負”

發布時間:2023-10-19 11: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每逢過節,尤其是“五一”“十一”這樣的“大節”,收到幾份“紅包炸彈”再正常不過了。如果還要親(qin) 自跑一趟參加婚禮,基本上一個(ge) 月工資就要見底了。除了紅包,親(qin) 戚、朋友、同事等還要時不時聚一聚,親(qin) 友過生日、來訪接待等活動,也是時常會(hui) 遇到的人情往來。

  這就是所謂的人情——人與(yu) 人通過贈送紅包、禮物等社會(hui) 資源來與(yu) 他人保持聯係,通過日常往來維持良好關(guan) 係。梁漱溟先生曾說:“中國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於(yu) 家庭親(qin) 族間,到最近方始轉趨於(yu) 超家庭的大集團;‘因親(qin) 及親(qin) ,因友及友’其路仍熟,所以遇事總喜托人情。”人情往來是社會(hui) 交往的重要形式,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對於(yu) 當下的很多年輕人來說,有時人情負擔實在太過沉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對此,我們(men) 應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要學會(hui) 建立人情賬戶。現實中,人們(men) 時常覺得人情負擔很重,但是僅(jin) 僅(jin) 停留在感覺層麵。自己每個(ge) 月到底為(wei) 人情開支了多少,這些支出占據自己收入的多少比例,很多人心裏其實並不清楚。

  這種不清不楚的人情負擔,存在兩(liang) 方麵的問題:一是相關(guan) 開支其實在合理範圍內(nei) ,隻是因為(wei) 覺得是被動花錢,心裏感到不舒服;另一種情況,是人情開支已經讓自己麵臨(lin) 入不敷出的尷尬境況。人情往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情開支超過了合理的限度。因此,建立人情賬戶很有必要。

  這個(ge) 賬戶,可以用來專(zhuan) 門記錄由於(yu) 人情往來,自己收入多少、支出幾何,相關(guan) 支出占到自己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在此基礎上,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財務規劃,設置必要的警戒線。每個(ge) 人的情況各不相同,警戒線的高低也不一樣。但是一個(ge) 最基本的共識是,蛋糕就那麽(me) 大,不能讓人情開支過度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一旦人情上的開支太多,就務必要想辦法,讓人情賬戶處於(yu) 安全合理範圍內(nei) 。如果一段時間內(nei) 活動集中,人情賬戶透支,也要盡快讓賬戶回歸良性循環。

  同時,這個(ge) 人情賬戶不僅(jin) 是金錢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人情不要攀比,人情也求不來。不管是親(qin) 友往來還是職場人情,該拒絕時要學會(hui) 拒絕。對於(yu) 很多人情來說,其實並不是非去不可、非送不可、非請不可、非幫不可。在接到一份邀請時,我們(men) 首先要對這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基本判斷,綜合自己的時間安排、財務能力作出決(jue) 定,而不是因為(wei) “不好意思拒絕”“怕沒麵子”等理由徒受其累。為(wei) 人情交往“減負”,首先要學會(hui) 為(wei) 自己的心態“減負”。要知道,拒絕一場職場聚餐邀請,並不會(hui) 讓自己從(cong) 此顯得“不合群”;用適當理由婉拒一位普通朋友的婚宴邀約,相信也會(hui) 得到對方的理解。

  一個(ge) 成熟的、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應當懂得從(cong) 實際出發,建立好自己的邊界和原則,這樣反而會(hui) 獲得別人更多的尊重。當然,拒絕是要講方法的,要學會(hui) 平和地表達,真誠地說明自身難處和相關(guan) 考慮。同時,要就事論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隻是在拒絕這件事,而不是對人的拒絕和否定。

  我們(men) 必須認識到,人際交往中,人情世故很重要,但因為(wei) 各種原因,也存在很多陋習(xi) 和不合理之處。不論如何,我們(men) 不應該成為(wei) 人情世故的奴隸,自己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利。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真正的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隻要我們(men) 基於(yu) 自己的現實處境,勇敢地“做減法”,忠於(yu) 內(nei) 心,而不是被外在的評價(jia) 左右,不去討好,才是真正的減負,也是自由的開始。

  (作者係武漢大學發展與(yu) 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陳武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