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AI輔助動物聲音景觀可有效監測森林生物多樣性恢複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生物多樣性研究論文認為(wei) ,人工智能(AI)輔助動物聲音景觀(soundscape)可用於(yu) 作為(wei) 監測農(nong) 地拋荒後森林生物多樣性恢複的有效工具。這項研究發現提出了一個(ge) 可自動化、成本效益好而且可靠的方法,以檢測森林生物多樣性和評估恢複結果。
該論文介紹,大規模監測森林生物多樣性對保育很重要,但需要成本效益好的標準化工具。此前研究已表明,生物聲學(研究動物聲音的學科)在用聲景檢測動物群落時是很有前景的工具,但其中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這些聲景是否也能反映出非發聲動物物種的狀態。這既要結合傳(chuan) 統聲學測量和機器學習(xi) 方法,也存在著技術困難。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德國維爾茨堡大學J rg Müller與(yu) 同事及合作者共同測試了一種方法,即用聲景追蹤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在厄瓜多爾的Chocó地區低地,他們(men) 從(cong) 最近拋荒的可可種植園和牧場到原始森林中,記錄了環境中的動物聲音,同時,將專(zhuan) 家對發聲動物物種的鑒別與(yu) 兩(liang) 類自動化方法相結合,其中一種使用深度學習(xi) 模型。他們(men) 發現,兩(liang) 種自動方法都能很好地反映森林環境範圍。
本項研究過程中,論文作者還用一種不同類型的生態信息對他們(men) 基於(yu) 聲音的結果進行了評估,他們(men) 使用了DNA宏條形碼獲取的昆蟲多樣性數據,其中主要是非發聲物種。研究結果表明,雖然這兩(liang) 個(ge) 數據庫不能完全吻合,但結合生物聲學和深度學習(xi) ,有望監測森林生物多樣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