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陝西文化力量
10月1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ju) 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係列發布會(hui) (第三場),介紹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建設情況。
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劉海榮介紹,十年來,陝西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圍繞打造“國際文化旅遊中心”目標,充分發揮古絲(si) 綢之路的東(dong) 方起點、文化旅遊資源大省優(you) 勢,積極搭平台、擴渠道、創模式,深化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陝西積極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參與(yu) 籌備2023年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承辦絲(si) 綢之路旅遊部長會(hui) 議暨第七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絲(si) 綢之路旅遊國際大會(hui) 、中阿絲(si) 綢之路文化之旅——中國文化周等10餘(yu) 項重大文化旅遊交流活動。連續十年參與(yu) 組織我國“歡樂(le) 春節”活動,共向32個(ge) 國家和地區派出42個(ge) 團組,開展60餘(yu) 場次文化交流活動。與(yu) 7個(ge) 國家的中國文化中心合作開展30餘(yu) 個(ge) “部省合作”項目。
自2014年至今,陝西成功舉(ju) 辦8屆絲(si) 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累計吸引12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參與(yu) ,成為(wei)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文交流的重要橋梁,目前,第九屆絲(si) 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正在開展。連續舉(ju) 辦8屆西安絲(si) 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hui) ,與(yu) 福建省輪流主辦10屆絲(si) 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搭建起國際化合作平台。
陝西先後赴7個(ge) 國家舉(ju) 辦“陝西文化周”等活動,組織藝術團體(ti) 赴外參加旅遊展會(hui) 、開展宣傳(chuan) 促銷等活動160餘(yu) 場次。在馬來西亞(ya) 等5國設立“陝西旅遊之窗”。策劃製作《陝西的世界遺產(chan) 》《絲(si) 綢之路上的陝西》等多語種陝西文旅宣傳(chuan) 冊(ce) (片),開展“雲(yun) 遊陝西”活動、“兵馬俑的前世今生現代藝術線上展”等線上展覽活動,廣泛拓展“一帶一路”中華文化傳(chuan) 播渠道。
十年來,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累計派出270餘(yu) 批次團組、3000餘(yu) 人赴境外近60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600餘(yu) 場次文旅交流活動,全省累計接待入境遊客近2600萬(wan) 人次,對外文旅交流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
文物科技保護理念交流共享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介紹,十年來,陝西文物係統積極參與(yu) 亞(ya) 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行動,深度拓展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文物交流合作內(nei) 容,在聯合考古發掘、文物科技保護、文物外展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陝西省發揮考古技術和文物保護力量優(you) 勢,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聯合考古工作,先後對撒馬爾罕市薩紮幹、拉哈特古城、紅河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先後承辦“考古視野下的‘絲(si) 綢之路’國際論壇”“中國—中亞(ya) 民間友好論壇考古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分論壇”,舉(ju) 辦亞(ya) 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聯盟大會(hui) 和兩(liang) 屆“‘絲(si) 綢之路’國際博物館友好聯盟大會(hui) ”等活動。與(yu) 中亞(ya) 五國合作成立“絲(si) 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已與(yu) 12個(ge)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18個(ge) 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guan) 係。
目前,陝西省有5家國家文物重點科研基地及科技部對外合作基地,在科學研究、古跡修複項目等文物保護工作方麵,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交流研討,陝西的文物保護理念和技術方法得到中亞(ya) 國家乃至國際的普遍認可。與(yu) 新加坡文物保管中心合作,為(wei) 文物遺產(chan) 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援助緬甸蒲甘他冰瑜寺、尼泊爾杜巴廣場王宮等項目,有效守護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世界文明成果,為(wei) 保護人類文明精華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年來,陝西共舉(ju) 辦出境展覽56個(ge) ,引進入境展覽40多個(ge) ,有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攜手奔向下一個(ge) 金色十年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chuan) 遞的是希望。
為(wei) 加強與(yu) 中亞(ya) 國家重點旅遊城市合作,鼓勵旅遊企業(ye) 開發旅遊線路和產(chan) 品,今年9月,陝西文旅代表團赴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展文化交流和旅遊宣傳(chuan) 活動,與(yu) 兩(liang) 國的文化和旅遊界開展交流合作。陝西在直飛中亞(ya) 的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什幹及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阿斯塔納等機場投放陝西文化旅遊形象和產(chan) 品廣告,促進入境旅遊發展。
“目前,我們(men) 正在積極對接,精心準備,力爭(zheng) 辦好今年10月底在阿什哈巴德舉(ju) 辦的土庫曼斯坦中國文化年開幕式係列活動。我們(men) 還將加大陝西文化和旅遊宣傳(chuan) 力度,聯合打造‘絲(si) 綢之路’品牌,進一步加強與(yu) 中亞(ya) 五國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以民心相通為(wei) 紐帶,不斷為(wei) 中國—中亞(ya) 友誼長存貢獻陝西文旅力量。”劉海榮說。
為(wei) 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精神,不斷深化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文化遺產(chan) 領域的交流合作,陝西深度參與(yu) 亞(ya) 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行動,與(yu) 中亞(ya) 各國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機製。
“下一步,陝西文物係統將以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涉陝成果落地為(wei) 主線開展工作,以建立絲(si) 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為(wei) 抓手,在中亞(ya) 各國展開考古合作。將與(yu) 哈薩克斯坦伊塞克博物館繼續合作,對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區及古代文化遺產(chan) 進行考古調查、發掘與(yu) 研究,並將項目擴展到哈薩克斯坦南部伊犁河流域。將與(yu) 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曆史與(yu) 文化遺產(chan) 研究所加強合作,繼續對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ei) 的紅河古城遺址進行發掘,並依托聯合考古項目,積極推動建立考古資料信息數據庫,創新科研機製,推動高校與(yu) 研究機構的合作,將研究生培養(yang) 納入中吉聯合考古項目。將推動烏(wu) 茲(zi) 別克斯坦聯合考古基地建設,建成後將成為(wei) 我國在境外的第一個(ge) 考古工作站。同時,持續推進與(yu) 緬甸、尼泊爾等國家的聯合考古工作。”錢繼奎表示,未來,陝西將進一步拓展對外考古合作,共商“一帶一路”的考古合作,高質量共建絲(si) 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探索亞(ya) 洲不同文明之間的融合發展曆程,以更多的考古成果展現亞(ya) 洲文明深度的交流互鑒。(柏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