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自然》周刊:“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科學發展 西方應參與合作共建
中國日報網10月25日電 全球權威科學周刊《自然》雜誌網站10月24日發表社論文章稱,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科技發展,中國正在深化與(yu) 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合作。歐洲和美國理應共同合作,這將有助於(yu) 解決(jue) 全球經濟、環境和政治危機。
文章說,“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科學合作趨勢方興(xing) 未艾。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確認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中國推動全球科學合作的雄心絲(si) 毫沒有減弱。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在希臘和斯裏蘭(lan) 卡修建或升級了港口,在肯尼亞(ya) 和印度尼西亞(ya) 修建了高鐵。中國的同濟大學設計了非洲聯盟總部大樓。中國還參與(yu) 建設了非洲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總部。這些援助無疑填補了當地發展的需求缺口。
文章指出,在科學領域,“一帶一路”正在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自然》雜誌2019年曾前往一個(ge) 大型建築工地,那裏正在修建一所新大學。由奧地利、中國和巴基斯坦合辦的巴基斯坦-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已經於(yu) 2020年正式招生。該校第一批學生將於(yu) 明年畢業(ye) ,已經在人工智能、礦產(chan) 學和鐵路工程領域開設了合作研究中心。
2023年9月25日,中肯聯合發布肯尼亞(ya) 首部國家植物誌。圖片來源:新華社
9月25日,中國和肯尼亞(ya) 國家間大型科研合作項目《肯尼亞(ya) 植物誌》首部分冊(ce) 在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發布,該研究將對近7000種植物進行分類。
此外,由中國牽頭建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也有了新夥(huo) 伴。10月初,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航天機構宣布將一起參與(yu) 中國的月球研究站項目。
文章特別指出,中國提倡的合作是在中國與(yu) 歐洲和美國的研究聯係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不是要取而代之。
總部設在中國科學院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是一家科學機構,除了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科學政策建議,還為(wei) 48個(ge) 國家的67個(ge) 機構成員的項目提供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幾家歐洲科學院也都參與(yu) 其中。美國和更多的西歐院校也應該考慮加入。
文章最後強調,各國研究人員需要盡其所能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如果沒有協同合作,人類所麵臨(lin) 的相互關(guan) 聯的經濟、環境和政治危機就不可能有持久的解決(jue) 方案。
【中國那些事兒(er) |第963期】
欄目監製:吳豔鵬
欄目策劃:劉世東(dong)
欄目主筆:齊磊
(中國日報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