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產經觀察:把更多“烏金”煉成“綠金”

發布時間:2023-11-01 15:02:00來源: 人民日報

  把更多“烏(wu) 金”煉成“綠金”(產(chan) 經觀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模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如何通過新技術新業(ye) 態改造提升,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zheng) 力,讓“老樹”發出“新芽”?本版今起推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模樣”係列報道,展現煤炭、建築、紡織等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煥發生機的新實踐、新成效。

  ——編 者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年消費量占國內(nei) 能源消費總量的56%左右。作為(wei) 重要的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煤炭工業(ye) 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卻也一度給人們(men) 留下了粗放、高汙染的印象。

  近年來,煤炭工業(ye) 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清潔高效利用,發生了不少可喜的新變化。

  高端化

  跳出傳(chuan) 統發展模式,開發高附加值、精細化、差異化產(chan) 品

  在實現“雙碳”目標背景下,煤炭將從(cong) 現階段我國的主體(ti) 能源,逐漸轉為(wei) 支撐性能源,繼而向應急保障和調峰能源轉變。看長遠,煤炭業(ye) 如何跳出“挖煤—賣煤”的傳(chuan) 統路子,打造新的增長點?

  在國家能源準能集團研發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種黏稠的黑色液體(ti) 。這是企業(ye) 的最新研究成果——煤基納米碳氫燃料,由煤、水和少量添加劑,經過納米化工藝製成的一種新型特種燃料。

  “這種燃料點火溫度低,且可以維持自主穩定燃燒,能夠大幅降低火電廠發電煤耗。”國家能源準能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說,不隻是火力發電領域,煤基納米碳氫燃料還可以應用於(yu) 炸藥、燃油替代、煤化工氣化等多個(ge) 領域。以煤化工氣化為(wei) 例,通常煤漿濃度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合成氣產(chan) 率可提高0.5個(ge) 百分點。傳(chuan) 統水煤漿濃度一般為(wei) 60%左右,進一步提升濃度的成本很高,而煤基納米碳氫燃料成漿濃度可接近70%。

  “一家煤化工企業(ye) 試用後,產(chan) 出的合成氣增加,每年能新增2億(yi) 元左右的收益。”該負責人介紹,以煤基納米碳氫燃料替代原燃料煤炭,準能集團正打造“煤—電—粉煤灰—綠色電解鋁—高端鋁產(chan) 品、稀有金屬—白泥綜合利用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鏈,將煤炭“吃幹榨淨”。初步估算,這條產(chan) 業(ye) 鏈的經濟效益將是原煤價(jia) 值的18倍,還能為(wei) 解決(jue) 我國鋁土礦資源不足等問題提供新的路徑。

  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新聞發言人張宏認為(wei) ,煤炭在能源屬性達到峰值之後,工業(ye) 原料屬性會(hui) 越來越突出。應提高煤炭作為(wei) 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開發高附加值、精細化、差異化產(chan) 品,推動煤化工產(chan) 業(ye) 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對於(yu) 煤炭推動高端化發展帶來的效益,山東(dong) 能源兗(yan) 礦魯南化工董事長張嶺感觸頗深:“這兩(liang) 年,針對下遊客戶對醋酸脫碘的指標需求,我們(men) 持續開展技術攻關(guan) 。品質提升了,產(chan) 品‘身價(jia) ’上漲,預計今年僅(jin) 精脫碘醋酸這一項的銷售,就能增加效益1000多萬(wan) 元。”

  眼下,魯南化工加緊衝(chong) 刺己內(nei) 酰胺產(chan) 業(ye) 鏈配套節能減碳一體(ti) 化項目的投產(chan) 目標。“己內(nei) 酰胺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加工成尼龍6,廣泛應用於(yu) 汽車、電子電器、包裝等領域,在汽車領域可以用於(yu) 製造輕量化零部件,提高燃油效率。”張嶺說,項目建成後將實現更多低階原料煤的提級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約10%。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煤製油、煤製氣、煤(甲醇)製烯烴、煤製乙二醇產(chan) 能分別達到931萬(wan) 噸、61.25億(yi) 立方米、1672萬(wan) 噸、1155萬(wan) 噸,煤炭作為(wei) 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持續提高,為(wei) 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十四五’及今後較長時期,煤炭工業(ye) 改革發展機遇與(yu) 挑戰並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還將持續下降,倒逼煤炭行業(ye) 必須轉變長期以來依靠產(chan) 量增加、規模擴張、價(jia) 格上漲的發展方式,著力推動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梁嘉琨認為(wei) ,未來,煤炭行業(ye) 還將繼續加快向生產(chan) 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產(chan) 業(ye) 分工專(zhuan) 業(ye) 化、煤炭利用潔淨化轉變。

  智能化

  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規模已超1500億(yi) 元,助力保安全、提效率

  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梯田般盤繞的露天礦坑裏,載重330噸的無人礦用卡車裝上電鏟剝離的礦土,前往2.5公裏外的卸載區排棄,整個(ge) “采、運、排”過程精準順暢。

  “露天煤礦的礦卡車型大、盲區多,尤其是夜間或者天氣差時,司機作業(ye) 安全隱患大。這些無人礦卡采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能夠自主規劃路徑、精準停靠卸載,駕駛速度也和司機駕駛差不多。”國家能源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管理中心經理郭培說。

  輸入煤岩、台階參數等信息,智能穿爆係統可將布孔精度提升到5厘米以內(nei) ;高台階雷達監測係統,能夠快速識別潛在危險區域,預警時效由24小時縮短至2小時,每年可多采收煤炭超過10萬(wan) 噸……智能科技賦能,黑岱溝露天煤礦的生產(chan) 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百米井下,煤炭生產(chan) 同樣智能。在山東(dong) 能源棗礦集團付村煤業(ye) 公司,工作人員在電腦上輕點啟動鍵,智能采煤機緩緩向前,液壓支架自動跟機支護,烏(wu) 黑的煤炭落入刮板運輸機向外運出。

  “井下單個(ge) 工作麵從(cong) 18人減少到7人,單產(chan) 水平提高了46%左右。”付村煤業(ye) 公司副經理侯曉鬆介紹,礦井還安裝了智能噴霧係統,可實現煤流識別噴霧和粉塵超限噴霧,改善作業(ye) 環境。

  煤炭行業(ye) 屬於(yu) 高危行業(ye) ,生產(chan) 過程常常伴隨水害、火災、瓦斯、衝(chong) 擊地壓、粉塵等災害隱患。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可以減少高危崗位,助力減人員、保安全、提效率。國家能源局煤炭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底,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山東(dong) 能源集團等7家重點煤炭企業(ye) 已建成智能化產(chan) 能13.93億(yi) 噸/年,占其總產(chan) 能的74.7%。

  智能化建設也撬動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升級。截至今年5月,全國累計建成1043個(ge) 智能化采煤工作麵、1277個(ge) 智能化掘進工作麵。據初步統計,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規模已超1500億(yi) 元,帶動了礦山物聯網、煤機裝備製造、智能控製係統等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規模大、場景多,是我國煤炭行業(ye) 智能化建設的優(you) 勢,但也帶來了挑戰。”山東(dong) 能源集團董事長李偉(wei) 認為(wei) ,不同地區、不同企業(ye) 的煤礦生產(chan) 條件差異較大,采掘、運輸、洗選等場景複雜多樣,智能化應用成本高、複製難度大,“下一步,應加快煤礦智能化標準體(ti) 係建設,打通煤炭、煤機、軟件等企業(ye) 之間的數據壁壘,沉澱數據、推進共享。”

  綠色化

  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推動資源循環利用

  采訪中,不少專(zhuan) 家和企業(ye) 表示,煤炭等化石能源短期內(nei) 仍是主體(ti) 能源,推動煤炭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與(yu) 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是統籌減汙降碳和安全保供的現實選擇。

  江蘇徐州,驅車前往徐礦集團華美熱電公司的途中,藍天白雲(yun) 、滿目翠綠。這個(ge) 曾經因煤而興(xing) 、也因煤而困的城市,從(cong) “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走出了一條轉型新路。

  華美熱電公司廠區內(nei) ,兩(liang) 台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滿負荷運行,地麵、池塘、屋頂等處,近1.3萬(wan) 塊光伏板整齊排列,部分光伏板下還種上了花生、紅薯等作物。

  華美熱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盧官發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電廠加快實施機組節能降耗、供熱升級等技術改造,各項參數均優(you) 於(yu) 超低排放標準。上半年二期光伏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發電約860萬(wan) 千瓦時,相當於(yu) 節約標煤約2720噸,電廠自發自用外多餘(yu) 的綠電,可以供附近的淮海大數據中心使用。

  “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是推動煤炭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徐礦集團董事長馮(feng) 興(xing) 振看來,今後5年是企業(ye) 綠色轉型的躍升期,“生產(chan) 方式上,將堅持‘是礦不像礦、產(chan) 煤不見煤、采煤不用煤’的思路,大力推廣清潔化生產(chan) 技術、裝備、工藝,實現煤炭清潔開采與(yu) 高效利用。產(chan) 業(ye) 結構上,要從(cong) ‘一煤獨大’向‘多能互補’轉變,積極建設光伏等新能源項目。”

  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價(jia) 值循環提升,是煤炭行業(ye) 綠色轉型的另一個(ge) 主攻方向。在國家能源準能集團,近10萬(wan) 畝(mu) 複墾土地資源被打造為(wei) 工業(ye) 旅遊景區;在山東(dong) 能源棗礦集團高莊煤業(ye) 公司,煤矸石用於(yu) 築路、製磚等,尾煤泥截粗改造提高中煤產(chan) 率;在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礦井湧水作為(wei) 井下防塵水使用……

  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10年來,全國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由62%提高到79.3%,土地複墾率由42%提高到57.8%,煤矸石及低熱值煤綜合利用發電裝機由2950萬(wan) 千瓦提升到4300萬(wan) 千瓦,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裝機超過10.5億(yi) 千瓦,占比達到94%左右。

  針對煤炭固有的高碳特征,一些煤企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術上積極創新。今年6月,亞(ya) 洲最大火電CCUS項目在國家能源集團江蘇泰州電廠建成投產(chan) ,二氧化碳捕集率大於(yu) 90%,捕集電耗較傳(chuan) 統工藝降低約10%。“項目自主研發了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長壽命吸收劑,開發了焊接製造、食品級幹冰、機械清洗等用戶,將實現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納利用。”江蘇泰州電廠副總經理劉建東(dong) 介紹。

  將“烏(wu) 金”煉成“綠金”,並非一蹴而就。梁嘉琨表示,下一階段,要盡快突破煤炭行業(ye) 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理論與(yu) 關(guan) 鍵技術,進一步完善碳核算、碳減排體(ti) 係。同時,持續探索煤炭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開發模式,探索煤炭等傳(chuan) 統能源與(yu) 新能源協同組合發展的動力機製。

  本報記者 丁怡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