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萬裏千尋》獲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國際紀錄片”

發布時間:2023-11-03 15: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聖保羅11月2日電(記者 林春茵)當地時間11月1日晚間,第47屆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在巴西聖保羅閉幕。華裔導演張偉(wei) 民的作品《萬(wan) 裏千尋》講述中國畫家張大千海外生涯,摘得“最佳國際紀錄片”。

  張大千是中國著名畫家,與(yu) 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張大千旅居巴西17年,在此間繪就《荷花》《蜀楚勝道》《潑彩青綠雪景》《四川資中八景》和《思鄉(xiang) 圖》等佳作。

  在影片中,張偉(wei) 民輾轉多地,采訪張大千隨遷的兒(er) 女家人和弟子,在書(shu) 信和詩畫中還原張大千南美足跡:畫家於(yu) 1952年遷居阿根廷,次年決(jue) 定定居巴西,在聖保羅市郊摩詰鎮置地。1954年,張大千遷居巴西,曆時兩(liang) 年建成中式園林“八德園”。此後,他又去往美國,最後在台灣故去,八德園亦早已被水庫淹沒。

  “巴西和中國各在地球彼端,如同‘天涯海角’般遙遠。張大千為(wei) 何棲息此地?八德園,是否為(wei) 張大千在巴西建構的桃花源?”張偉(wei) 民試圖在紀錄片中尋找答案。

  張偉(wei) 民對記者說,張大千長衫布鞋,頭戴東(dong) 坡帽,以示“堂堂中國畫家”。藝術上以唐代潑墨技法融入西方繪畫的光影元素,創造出“潑彩”畫法,享譽東(dong) 西藝壇,“盡管他身上有鮮明的中國文化標誌,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無問‘西東(dong) ’”。她認為(wei) ,正是東(dong) 西文化的交融和激蕩,令張大千迸發出藝術的生命力,“張大千和八德園,是中國藝術在海外的民族自信。”

  此次參展,張偉(wei) 民攜影片重返摩詰,與(yu) 當地市民和張大千故友共賞。不少高齡市民在放映後,向記者回顧對這位“中國畢加索”的印象。張偉(wei) 民專(zhuan) 程驅車赴八德園舊址的水庫庫區,在岸上綠洲中支起銀幕,幕天席地播放該片,亦吸引了當地十餘(yu) 位電影人和村民同往。

  張偉(wei) 民畢業(ye) 於(yu)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赴美國俄亥俄大學電影學院深造,現執教於(yu)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作為(wei) 資深導演、攝影和獨立電影製作人創作了一係列獲獎影片。

  本屆電影節共設15個(ge) 獎項,來自9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62部參展影片參與(yu) 角逐,《萬(wan) 裏千尋》脫穎而出。在獲獎致辭的視頻中,張偉(wei) 民回顧是夜重返八德園,“在它的廢墟岸邊,我用兩(liang) 根棍子做了一個(ge) 像古代手卷一樣的屏風,這是我獻給張大千的一部電影。”

  她引用張大千的詩句“萬(wan) 裏故山頻入夢,掛帆何日是歸年”感言:“我想說:‘大千先生,我們(men) 回家吧!’”(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