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症小夥兩根手指寫了本小說
漸凍症小夥(huo) 兩(liang) 根手指寫(xie) 了本小說
識字不多的母親(qin) 把他手抬上鼠標,一寫(xie) 就是4年;父親(qin) 知道兒(er) 子不易“反而不忍心看”
近日,一本名為(wei) 《重獲新生》的長篇小說感動了眾(zhong) 多網友。作者名叫蒲文波,家在甘肅,大學畢業(ye) 4年後患上了漸凍症。病情惡化後,他無法開口說話,隻有兩(liang) 根手指能動。為(wei) 了照顧蒲文波的生活,父母辭掉了工作。在父母和病友的鼓勵下,蒲文波重拾生活信心,用兩(liang) 根手指寫(xie) 作,記錄下患病後的故事,曆時4年修改7次,最終出版了17萬(wan) 字小說。
看到兒(er) 子寫(xie) 的小說後,蒲文波的父母淚流滿麵。媽媽賈桃葉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不怎麽(me) 識字,但每次看到這本書(shu) ,都會(hui) 忍不住流淚,兒(er) 子在我心中是最棒的!”
通訊員 潘奕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閆春旭
1 大學畢業(ye) 後患漸凍症 父母雙雙辭職照顧他
“我目前已不能說話,打字比較慢,見諒!”采訪還沒有開始,蒲文波就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發來了這句話。采訪當天,蒲文波完成了一天的寫(xie) 作任務,通過文字向記者分享了患病的經曆。
1987年出生的蒲文波是甘肅禮縣人,2012年畢業(ye) 於(yu) 上海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zhuan) 業(ye) ,同時輔修工商管理專(zhuan) 業(ye) 。蒲文波的媽媽賈桃葉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蒲文波從(cong) 小就是勤奮刻苦的孩子,“他從(cong) 大山走出去,考上大學,我和他爸爸都特別開心。他總是說,大學畢業(ye) 後就可以讓父母不再辛苦了。”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畢業(ye) 四年後,蒲文波就確診患了肌萎縮側(ce) 索硬化——漸凍症,女友也因此和他分了手。賈桃葉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兒(er) 子一開始去醫院,隻檢測出了腦內(nei) 有腫瘤,需要做開顱手術。“當時陪著兒(er) 子去理發店剃了光頭,看到他光亮的腦袋,我難過極了。”手術後,蒲文波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有加重跡象,最終確診為(wei) 漸凍症。
得知確診的消息後,蒲文波感到絕望,甚至想一死了之。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蒲文波說:“這就意味著愛情、事業(ye) 的毀滅,還會(hui) 拖累父母。”
蒲文波的父母並不願意放棄對兒(er) 子的治療。兒(er) 子在北京就醫期間,賈桃葉白天工作,晚上去醫院照顧兒(er) 子。蒲文波的父親(qin) 蒲想哥忙著上網查找醫院信息、打電話谘詢醫生和專(zhuan) 家、托熟人打聽醫院情況……
後來,蒲文波的父母索性辭掉了工作,回到老家一起照顧兒(er) 子。早上,母親(qin) 幫兒(er) 子穿衣刷牙,喂他吃早餐,白天輔助兒(er) 子肢體(ti) 鍛煉六百次,從(cong) 不間斷。等到吃完晚飯,媽媽還會(hui) 幫兒(er) 子洗漱,夜裏給他翻身。
2 手被抬到鼠標上 寫(xie) 小說記錄患病生活
2019年,蒲文波萌生了寫(xie) 小說的念頭。他搜索漸凍症相關(guan) 的新聞時,結識了一些病友。在病友的鼓勵下,蒲文波決(jue) 定用文字記錄漸凍症患者的故事。
然而,這個(ge) 時候的蒲文波隻有右手中指和食指能動,他所麵臨(lin) 的困難可想而知。他每次寫(xie) 作都需要母親(qin) 幫忙才能把手放到鼠標上,通過輸入法軟鍵盤打字。他的手指還不聽使喚,常常不自覺地把鍵盤上的按鍵弄得掉下來。
蒲文波告訴記者:“寫(xie) 作的過程裏經常會(hui) 大幅度刪改,自己不滿意的話,哪怕寫(xie) 了一周的內(nei) 容都會(hui) 毫不猶豫地刪掉。”靈感來的時候,他每天會(hui) 寫(xie) 6個(ge) 小時,1500多字。他告訴記者:“我寫(xie) 小說完全是從(cong) 零開始,第一年寫(xie) 了十萬(wan) 多字,但總覺得寫(xie) 得像流水賬,還一度懷疑自己的寫(xie) 作能力。”
為(wei) 了寫(xie) 好這本小說,蒲文波開始認真閱讀肌肉細胞、運動員神經細胞等相關(guan) 的文獻和消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2年時間完成了23萬(wan) 字的初稿,並將書(shu) 名暫定為(wei) 《勇敢地活著》。他給主人公取名為(wei) 沈無憂,想鼓勵自己要堅強勇敢地活下去。
與(yu) 此同時,蒲文波也在不斷地修改小說。在修改第五遍時,他把書(shu) 名改為(wei) 《戰勝命運》,後又改為(wei) 《另一種活著》,在修改到第七遍時,他有了更深的感悟,最終選擇用《重獲新生》作為(wei) 書(shu) 名,並在今年夏天出版了這本書(shu)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蒲文波在第一章至三章,寫(xie) 命運一步步迫使他遠離花花世界,而他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渴望回歸;在第四至六章寫(xie) 命運真相大白,與(yu) 另一個(ge) 自己戰鬥的心路曆程;在第七至八章寫(xie) 漸凍症群體(ti) 的現實生活,他們(men) 的精神世界不會(hui) 隨著物理世界而變化;在第九章寫(xie) 下了借力科技戰勝命運的美好願景。
3 母親(qin) 讀著讀著流了淚 父親(qin) :不容易,不忍看
得知自己的小說出版時,蒲文波的內(nei) 心非常激動,“感謝父母悉心照顧我,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寫(xie) 作。”正如蒲文波在書(shu) 中所寫(xie) :“母親(qin) 是我的另一根拐棍,我左手拄著拐棍,右手扶著母親(qin) 。”
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yu) 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健在書(shu) 的序言中寫(xie) 道:“《重獲新生》一書(shu) 給我最大的衝(chong) 擊與(yu) 震撼莫過於(yu) 文波對著述一事的堅持、堅韌、堅守!試想一下,在漸凍狀態下,曆時四年、七易其稿,僅(jin) 僅(jin) 靠二根手指頭一個(ge) 個(ge) 輸入文字,最終完成了自傳(chuan) 小說,需要多大的毅力、勇氣與(yu) 韌性來支撐?!鳳凰涅槃、煉獄重生,在《重獲新生》的字裏行間,此種心境、此種努力、此種感悟,俯拾皆是。”
蒲文波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在患病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是一次新生,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力量與(yu) 希望。”
賈桃葉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她此前雖然知道兒(er) 子一直在寫(xie) 東(dong) 西,但並不知道兒(er) 子在寫(xie) 小說,“他寫(xie) 了三四年書(shu) ,我一點都不知道。後來書(shu) 快出版的時候,他才和我說的。”得知兒(er) 子寫(xie) 的小說出版的消息後,賈桃葉既高興(xing) 又傷(shang) 心。“我高興(xing) 的是兒(er) 子終於(yu) 寫(xie) 出來一本書(shu) ,傷(shang) 心的是他的身體(ti) 狀況不太好,手都伸不到鍵盤上去,還是我給他抬到鍵盤上的。”
雖然賈桃葉識字不多,但她一直在讀兒(er) 子寫(xie) 的小說。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看著看著也流淚了,感覺他不容易。”蒲想哥讀過高中,能看懂小說,但他知道兒(er) 子患病和寫(xie) 作的不易,反而不忍心看了。蒲文波告訴記者,他目前仍在吃中藥治療,不過依然堅持寫(xie) 作,至今已寫(xie) 了40多萬(wan) 字。
談到堅持寫(xie) 作的原因,他表示:“想宣傳(chuan) 漸凍症,讓更多人關(guan) 注這個(ge) 群體(ti) ,整合更多的醫療資源;希望能給漸凍症患者帶去希望與(yu) 生活的勇氣;最後也想實現自我突破,用僅(jin) 能動的手指,控製自己的命運。”(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