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字號 天津千年鹽場傳世求新
中新網天津11月7日電 題:走進老字號 天津千年鹽場傳(chuan) 世求新
作者 劉俊蒼
自古以來,鹽是國之重器,關(guan) 乎民生,處於(yu) 重要地位。近日,記者走訪天津市濱海新區具有千年曆史的“中國四大鹽場之一的長蘆鹽場”,探尋在新時代背景下,“蘆花牌”食用鹽、“海晶牌”工業(ye) 鹽兩(liang) 大鹽字“中華老字號”的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整潔的車間裏,自動化生產(chan) 、包裝、存儲(chu) 等設備有條不紊地工作。”這是記者在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蘆漢沽鹽場”)食用鹽生產(chan) 線看到的一幕。該公司總經理王勇介紹說,蘆花海鹽在生產(chan) 中嚴(yan) 格執行食用鹽定點生產(chan) 技術規範、ISO9000質量管理體(ti) 係要求,食用精製鹽日產(chan) 能在1000噸左右。
長蘆漢沽鹽場是國家001號食用鹽定點生產(chan) 企業(ye) 和北方最早的海鹽原生態產(chan) 地保護地。“日曬鹽工藝”已經被列為(wei) 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海鹽年產(chan) 量在80萬(wan) 噸。
20世紀90年代,長蘆漢沽鹽場首創了鹽田飽和鹵水真空製鹽工藝生產(chan) 蘆花牌精製食用鹽,且通過多年技術攻關(guan) ,實現了“鬆散劑”零添加,這是全國獨有的真空製鹽技術。王勇介紹說,這種工藝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用海鹽裏的鈣、鉀、鎂等微量元素,同時不會(hui) 破壞氨基酸的主要結構,形成了“蘆花牌”海鹽特有的鹹鮮口感。
據了解,近年來,長蘆漢沽鹽場深挖“中華老字號”潛力,創新產(chan) 品生產(chan) 工藝,將古法製鹽與(yu) 現代工藝相結合,在鹽、鹽化工、溴產(chan) 業(ye) 、水產(chan) 養(yang) 殖、鹽田文旅、新能源六大產(chan) 業(ye) 板塊同時發力,持續傳(chuan) 承鹽文化。
鹽,不僅(jin) 是老百姓餐桌上的調味品,更是化工原料之母。在長蘆海晶集團,“中華老字號”“海晶牌”工業(ye) 鹽,以平均含氯化鈉96%以上,居全國海鹽前茅,有超過八成的產(chan) 量用作兩(liang) 堿原料,它是天津化工業(ye) 發展的基礎。
工業(ye) 溴產(chan) 品在國民經濟和科技發展中具有特殊價(jia) 值,被廣泛應用於(yu) 阻燃劑、醫藥、農(nong) 藥、工業(ye) 清洗、製冷、衛生消毒、膠片顯影、油田采油等領域。但是,在工業(ye) 製鹽過程中,溴素是以雜質形式存在。
為(wei) 了實現“海洋元素”的充分利用,長蘆海晶集團所屬天津海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濃海水製溴和廢液循環提溴工藝,實現溴素生產(chan) 全流程自動化控製,將溴素提取率提升至80%以上。僅(jin) 此一項、每年可實現產(chan) 值上億(yi) 元。
今年,長蘆海晶集團還開始了“智慧鹽田”“綠電+”的開發建設,對鹽田進行綜合性利用,實現水上光伏發電、水麵蒸發製鹵、水下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鹽光互補”新型的複合產(chan) 業(ye) 模式。目前與(yu) 兩(liang) 家央企合作的鹽光互補項目已實現1000兆瓦並網發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