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套餐不該“升級容易降級難”
■ 視點
據《工人日報》報道,近日中消協發布的《服務領域投訴情況專(zhuan) 題報告》指出,電信行業(ye) 不規範營銷和經營行為(wei) 仍禁而不止。相關(guan) 問題主要有:部分運營商頻頻給消費者打推銷電話,以新套餐更優(you) 惠、更劃算為(wei) 噱頭誘導消費者升級套餐,並故意隱瞞合約期限、違約金等限製性條款。在消費者升級套餐後,運營商還設置障礙阻止消費者降低套餐資費。
手機套餐“升級容易降級難”是個(ge) 老大難問題,困擾著很多用戶。這不僅(jin) 影響用戶體(ti) 驗,損害用戶權益,也剝奪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
究其原因,則不言而喻,這關(guan) 係著電信運營商的錢袋子。為(wei) 此,運營商對升級套餐大開方便之門,對降低套餐則處處設限。
比如,給套餐設定合約期,合約期內(nei) 降檔需支付違約金,部分業(ye) 務還要到線下營業(ye) 廳才能辦理。即使不在合約期內(nei) ,App頁麵也隻顯示更高價(jia) 套餐,用戶無法自助降檔。除了條件限製、流程複雜外,還麵臨(lin) 著客服變相阻撓,有的營業(ye) 廳告知用戶他們(men) 沒有權限進行套餐降檔,要到更高一級的營業(ye) 廳……這讓不熟悉遊戲規則的用戶,隻得無奈放棄降檔。
而這無疑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jue) 定購買(mai) 或者不購買(mai) 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事實上,套餐兜售套路還涉嫌虛假宣傳(chuan) 。電信行業(ye) 是社會(hui) 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的民生服務行業(ye) 。但這不是電信運營商套路消費者的資本,不能憑借基礎性地位及消費者依賴玩弄手段。
對此,相關(guan) 部門也應加強監督,規範運營商的套餐兜售行為(wei) ,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套路營銷徹查、整頓。
道理很簡單,電信運營商作為(wei) 國企,在電信行業(ye) 中處於(yu) 基礎地位,應當切實為(wei) 消費者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而不能用眼花繚亂(luan) 的套路寒了消費者的心。
□何勇海(職員)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