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怎麽才能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

發布時間:2023-11-10 14:38: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文/趙斌

  “課間十分鍾”究竟應該怎麽(me) 過?

  “課間十分鍾”為(wei) 啥變了味?

  在人們(men) 印象中,“課間十分鍾”是孩子們(men) 的專(zhuan) 屬玩耍時間,嬉戲打鬧都再正常不過。但現在,“課間十分鍾”似乎變了味。

  有家長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反映,他們(men) 孩子所在小學為(wei) 了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安全,課間不允許孩子出教室,隻能在座位原地輕微活動。如果去廁所,也是嚴(yan) 格按照學校在地麵上畫的小腳印行走,絕不允許“越界”。並且,還有專(zhuan) 門的老師在課間負責盯著記錄“違規”孩子班級,以對相應班主任進行考核,家長也要輪班到學校“執勤”,輔助學校做好這一工作。

  據了解,河南、廣西、山東(dong) 等多地均有網友反映,一些中小學存在對學生課間活動限製過於(yu) 嚴(yan) 格問題。

  有小學教師表示,如果對學生課間活動不加以管理,孩子們(men) 在樓道裏存在安全風險,而學校老師人力、精力都有限,根本管不過來,出了問題家長追責,學校“擔不起”。即使一些小的磕磕碰碰,也有可能變得非常麻煩。

  一位退休教師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城市裏,核心區域資源緊張,學校各種功能設施、教室占據了很多空間,孩子們(men) 活動的空間逐漸減少,風險因素增加。

  此外,關(guan) 於(yu) 學生入校後監護義(yi) 務是否轉移到校方,法律界也有不同觀點,所以學校更加謹慎,既是無奈之舉(ju) ,也是負責任的表現。現在,一旦學生在校出了問題,家長會(hui) 更多從(cong) 法治角度考慮責權利,這讓校方變得更謹小慎微。

  “課間十分鍾”需要製度保障

  近日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於(yu) 學生調節情緒、放鬆身心、增強體(ti) 質和防控近視。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課間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教育部令第50號)明確,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鍾的大課間體(ti) 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

  這位負責人還指出,教育部將進一步督促地方和學校嚴(yan) 格落實國家有關(guan) 規定,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決(jue) 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wei) 由而簡單限製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將指導地方和學校科學實施管理和安全防範措施,加強室外場所設施排查和人員值守,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把安全事故風險降到最低,讓孩子們(men) 快樂(le) 放心活動。另外,還將要求學校密切家校社協作,爭(zheng) 取家長理解和社會(hui) 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wei) ,要把歡樂(le) 、安全的“課間十分鍾”真正還給孩子,還需要相關(guan) 製度保障。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yu) 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李勇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認為(wei) ,“課間圈養(yang) ”在全國有一定普遍性,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法律法規對“校鬧”問題的規範還不夠完善,缺乏強力有效治理模式。在目前國家和地方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可以考慮組織教育、司法、公安等多部門研究出台更科學、更有效的學生意外事故處理辦法,探索建立更加科學完備的家校糾紛治理體(ti) 係,爭(zheng) 取打消學校顧慮。

  怎樣做好課間“10分鍾”?

  李勇認為(wei) ,“課間十分鍾”的基本功能是讓學生從(cong) 上課狀態放鬆下來,舒展身體(ti) 、舒緩疲勞,避免身體(ti) 緊繃,久坐傷(shang) 身。

  “課間十分鍾”的拓展功能是讓學生有滿足心理需求的社交活動,比如同伴交流、互動遊戲、交朋結友。這些與(yu) 他人建立聯係並進行互動的過程,可以促進兒(er) 童的社會(hui) 性發展,包括學習(xi) 社會(hui) 行為(wei) 、調節情緒和解決(jue) 衝(chong) 突。

  其中,兒(er) 童解決(jue) 衝(chong) 突能力是評價(jia) 其社會(hui) 化和社會(hui) 適應程度最為(wei) 重要的一項指標。因此,“課間十分鍾”的社交活動如果不能保證,不但不利於(yu) 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可能阻滯學生的社會(hui) 適應能力發展。

  課間需要“換換腦子”活動的,不僅(jin) 僅(jin) 是學生,還有老師。

  李勇認為(wei) ,“課間十分鍾”的理想狀態,從(cong) 教師角度而言,應是安心放鬆休息、靜心備課和批改作業(ye) ,不必進班管理、在樓道監督學生。可放眼現實,當今很多學校因物理空間受限、學生管理難度加大、家長利益訴求多元,很難回到若幹年前的課間生態。因此,建議探索營造一種安全有序、方式健康的新型“半圈半放”課間生態。

  一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教師通過設定一定內(nei) 容主題,比如開展課間桌操、操場遊戲,引導學生自我實施“課間十分鍾”的活動安排;

  二是動態為(wei) 主、靜態為(wei) 輔。課間活動主要通過有組織的體(ti) 育鍛煉、身體(ti) 遊戲等方式開展,避免長時間靜坐,讓學生身體(ti) 動起來、腦子活起來,達到舒緩身心的效果。國際上有臨(lin) 床研究表明:通過運動可以有效預防抑鬱症,對於(yu) 已經罹患抑鬱症者,體(ti) 育鍛煉的效果好於(yu) 心理谘詢和吃藥;

  三是鼓勵探究、激發個(ge) 性。課間活動應積極設計一些富有探究意味的體(ti) 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微研學”,在探究中進行“微創造”,從(cong) 而培養(yang) 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思維,保護和發展學生個(ge) 性特點。

  在具體(ti) 執行中,學校到底應該怎麽(me) 做呢?

  李勇認為(wei) ,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著手:

  第一是做好活動內(nei) 容管理,設計和實施好能夠調動學生身體(ti) 運動,出力出汗的趣味性體(ti) 育鍛煉活動,比如室內(nei) 課間操、樓道素拓訓練、操場運動會(hui) 等;

  第二是做好課間師資管理,統籌學校教師隊伍,盡量讓老師從(cong) 其他無關(guan) 緊要的事務性工作中擺脫出來,在不增加太多工作負荷的前提下,承擔好課間十分鍾的管理引導工作。還可積極引進社區工作人員或誌願者等外部社會(hui) 力量,為(wei) 課間管理提供支援,以緩解教師工作壓力,提升課間活動組織能力和實施質量;

  第三是做好活動環境管理,對存有潛在危險的場地、器材、用具等進行替換或改造,讓學生擁有舒適安全的良好活動環境。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