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世界遺產樂山大佛全球倡議書在四川樂山發布
中新網樂(le) 山11月9日電 (記者 劉忠俊)11月8日晚,第六屆樂(le) 山大佛旅遊文化節、樂(le) 山大佛開鑿1310年文旅活動啟動儀(yi) 式在四川樂(le) 山啟幕,儀(yi) 式上發布了“保護世界遺產(chan) 樂(le) 山大佛全球倡議書(shu) ”(下稱:“倡議書(shu) ”)。
樂(le) 山大佛開鑿於(yu) 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通高71米,是現存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彌勒佛造像,1996年與(yu) 峨眉山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名錄。
近年來,樂(le) 山先後製定公布了《樂(le) 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條例》《樂(le) 山大佛文物保護規劃》《樂(le) 山大佛遺產(chan) 地保護管理規劃》,完成樂(le) 山大佛遺產(chan) 地內(nei) 居民疏解和工礦企業(ye) 搬遷工作,遺產(chan) 地環境得到持續優(you) 化。開展樂(le) 山大佛佛腳平台修繕、樂(le) 山大佛胸腹部修繕等12項保護工程,較好地確保了樂(le) 山大佛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紛至遝來。
作為(wei) 全世界體(ti) 量最大且露天保存的石質文物,樂(le) 山大佛的保護工作一直是世界難題,需要集聚全球智慧和力量。同時,還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藝術、科學和社會(hui) 價(jia) 值,對傳(chuan) 承中華文明和世界遺產(chan) 價(jia) 值有著良好的示範推動作用。
《倡議書(shu) 》表示,將搭建樂(le) 山大佛保護研究開放平台,期待更多海內(nei) 外保護機構、科研單位、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大佛保護工作中來,共同攻關(guan) 石質文物保護難題。同時,搭建大佛世界遺產(chan) 資源共享平台,期待更多關(guan) 心熱愛世界遺產(chan) 的海內(nei) 外各界人士,利用共享平台中的圖片、視頻等資源宣傳(chuan) 樂(le) 山大佛、闡釋遺產(chan) 價(jia) 值,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護世界遺產(chan) 隊伍中來。
此外,還將搭建樂(le) 山大佛多語種國際研學平台,期待更多海內(nei) 外遊客前來體(ti) 驗,更好地領略世界遺產(chan) 的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