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推窗”燃燈,知識短視頻流量匯聚“大能量”

發布時間:2023-11-13 15: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曾讓冷門小眾(zhong) 的哲學課在武大校園爆火的蘇德超教授,近日又引發了網友關(guan) 注。11月9日,蘇德超教授相關(guan) 話題#教授說i人遇到困難別自己扛#登上了抖音熱榜TOP1,播放量超3000萬(wan) 。從(cong) 2022年5月觸網嚐試短視頻至今,這位樂(le) 於(yu) 與(yu) 網友科普知識、分享觀點的“大腦門兒(er) ”教授,已在抖音平台發布了近290個(ge) 短視頻,獲得超38萬(wan) 名粉絲(si) 和241萬(wan) 次點讚。

  “i人遇到心理挑戰不要自己扛,即使是手機也需要充電”“卷的目的不是為(wei) 了更高更快更強,而是為(wei) 了讓自己更舒服”“快樂(le) 不來自於(yu) 鄙視鏈,不要通過鄙視去獲得快樂(le) ”……哲學教授蘇德超的科普,之所以深受年輕人喜愛,是專(zhuan) 業(ye) 、平等和時新相結合的體(ti) 現。從(cong) 專(zhuan) 業(ye) 說,蘇德超紮根艱澀的哲學領域,卻能將哲學知識用通俗有趣的表達形式科普出來;從(cong) 平等看,他把“學生”當做朋友,共情並理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以年輕人的視角觀察當下;從(cong) 時新看,蘇德超善於(yu) 借助年輕人喜聞樂(le) 見的短視頻和新話題、新例證來科普哲學知識。內(nei) 容包羅萬(wan) 象,表達平等有趣,視角新穎接地氣,這是蘇德超“走紅”的原因所在。

  師者,傳(chuan) 道受業(ye) 解惑也。對於(yu) 學生來說,老師的角色就像一名燃燈者,同時也像為(wei) 眾(zhong) 人推開一扇窗看到新天地的推窗人。在短視頻時代,“老師”的角色仍在,但麵對的“學生”、授業(ye) 的途徑與(yu) 表達方式、需要解惑的話題等等,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跟上新社交技術時代,將自己的所思所學所悟所感傳(chuan) 輸給他人,對教師群體(ti) 提出了新考驗。近年來,如蘇德超教授一樣,深耕自己領域又嚐試利用短視頻進行知識科普分享的教授、學者逐漸增多。甚至,一些院士也走上了短視頻平台大方開講。越來越多的知名學者、專(zhuan) 家在短視頻平台做科普,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物理阻隔,革新了表達方式和效率,讓知識普惠之河流,流動得更寬更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在“量”的累積、專(zhuan) 家學者的精進摸索和平台的賦能助力之下,知識類短視頻已開始邁向量質齊升的新台階。如今,知識短視頻不是在搏尺度,而是在拚深度、拚溫度、拚表達傳(chuan) 播的角度。一個(ge) 例證是,越來越多的冷門小眾(zhong) 嚴(yan) 肅類知識,正在被大眾(zhong) 看見,且收獲了良好反饋。蘇德超教授的哲學課,95後博主李右溪科普甲骨文,以及重慶大學勾茜天體(ti) 化學和周思益理論物理等,他們(men) 在各自的“小”領域走紅,都說明了這一點。

  原本冷門小眾(zhong) 、“拒人千裏”的知識,在表達者的潛心鑽研,短視頻平台的優(you) 勢“加持”下,走出一個(ge) 個(ge) 課堂,一間間實驗室,走到天南海北的“學生”身邊眼前。事實上,在短視頻知識科普上,除了走紅的冷門小眾(zhong) 課程,還有更多的“基礎類”科普知識。有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雙一流大學公開課覆蓋率增長至93.2%,一級學科覆蓋率100%,共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諾獎得主在抖音開講。“基本盤”知識打好地基,小眾(zhong) 冷門知識錦上添花,知識短視頻的數量、內(nei) 容含金量,平台的正向流量,深刻影響著每一位熱愛求知和思考的人。

  從(cong) 被看見到被觸動,從(cong) 被理解到被吸引。知識短視頻的走紅“出圈”不是偶然,而是智慧的結晶,是深度、溫度和角度的濃縮融合。期待,在短視頻平台持續助力下,知識普惠的腳步更加堅實,以平台正向流量匯聚起網絡知識風尚和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大能量。(文/宋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