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能“死而複生”嗎?人體冷凍鼻祖:這是基於科學的科幻

發布時間:2023-11-13 15:58:00來源: 成都商報

  人能“死而複生”嗎?

  “人體(ti) 冷凍”鼻祖阿爾科聯合CEO:這是基於(yu) 科學的科幻

  ■ 作為(wei) 一種可能實現“複活”的技術,“人體(ti) 冷凍” (Cryonics)技術愈發受到關(guan) 注。在全球範圍內(nei) ,能獨立進行“人體(ti) 冷凍技術”的機構也屈指可數。截至2022年3月,全球能獨立進行“人體(ti) 冷凍”技術的機構隻有4家,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hui) ”(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以下簡稱阿爾科)則是其中最早成立的。

  據介紹,阿爾科成立於(yu) 1972年,是美國非常有影響的人體(ti) 冷凍機構。2015年,重慶女作家杜虹在阿爾科冷凍大腦引發轟動。阿爾科公司數據顯示,有222名“病人”已經在他們(men) 公司冷凍了自己的身體(ti) ,另有1425人申請成為(wei) 了該機構的會(hui) 員。不過到目前為(wei) 止,沒有人成功“複活”。

  那麽(me) ,“人體(ti) 冷凍”技術究竟如何?“複活術”何時能成真?帶著一係列問題,記者專(zhuan) 訪了阿爾科聯合首席執行官(CEO)詹姆斯·阿羅伍德。

  01

  人體(ti) 冷凍技術按下“死亡暫停鍵”

  阿爾科在官網對死亡的定義(yi) 作出了解釋。他們(men) 認為(wei) ,死亡的定義(yi) 是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發展而變化的。“死亡是一個(ge) 過程性的事件,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人體(ti) 冷凍技術就是目前為(wei) 止‘按下死亡進程暫停鍵’的最好方式。”根據阿爾科官網介紹,人體(ti) 冷凍技術旨在通過使用極低溫來保存人類遺體(ti) ,待未來醫療科技達到一定水平時,再讓人體(ti) 恢複健康。按照阿爾科名譽主席兼大使馬科斯·摩爾的話說,當現代醫學放棄時,人體(ti) 冷凍技術將“迎麵而上”。

  按照理想流程,當注冊(ce) 會(hui) 員在性命垂危之際,阿爾科的工作人員就該在附近待命。一旦其心髒停止跳動,被宣告死亡後,工作人員就將立即對其遺體(ti) 采取冷凍措施。阿爾科解釋,此時人體(ti) 處於(yu) 死亡早期,細胞和器官仍有可能存活。在法律宣布“病人”死亡兩(liang) 小時內(nei) ,將“病人”的身體(ti) 放入冰水中冷卻以抑製新陳代謝,並使用器官保存藥物替換“病人”體(ti) 內(nei) 的血液。隨後,冷卻後的“病人”身體(ti) 將被轉送至阿爾科的手術室。為(wei) 防止凍結,工作人員會(hui) 向“病人”血管中注滿防凍劑,使“病人”準備好冷凍保存。在接下來的5-7天內(nei) ,“病人”的遺體(ti) 將被深度冷卻,遺體(ti) 最終控製在零下196攝氏度,在極低溫度下“病人”將被玻璃化。理論上說,此時死亡進程已被有效停止。此後,“病人”身體(ti) 將會(hui) 被放入一個(ge) 充滿液氮的不鏽鋼高罐中進行長期保存。“這(將人體(ti) 置入液氮中)是一個(ge) 可控的過程。”詹姆斯解釋稱。

  02

  其他生物也可能被凍數萬(wan) 年後複蘇

  理論上說,人體(ti) 胚胎可以在極低溫度下保存多年。據《科技日報》2020年報道,一顆被冷凍了27年的胚胎被人“領養(yang) ”後發育成正常的新生兒(er) ,這意味著隻要胚胎在液氮中保存得當,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具有活性。而成年人在心髒、大腦以及其他器官都停止運作後,在一定溫度下冷凍1小時後,仍有機會(hui) 幸存。

  2014年7月,亞(ya) 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員彼得·瑞伊在接受采訪時稱:“當人體(ti) 身體(ti) 溫度下降到10攝氏度時,大腦、心髒都會(hui) 停止跳動,血液同樣也不再流動。但我們(men) 仍然可以通過‘假死’讓你起死回生。”在詹姆斯看來,盡管“人體(ti) 冷凍”技術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才會(hui) 有的情節。“但我覺得那其實是基於(yu) 科學的科幻小說。”詹姆斯帶領記者參觀了其實驗室,並向我們(men) 介紹了其實驗室所需器材的模型,如冰水浴盆等,“這是一個(ge) 大型科學實驗室,我們(men) 並不是在創造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東(dong) 西,而是在已存在的科學基礎上加以改造,並將新技術用於(yu) 某種用途。”詹姆斯補充稱,除了通過化學物質讓人體(ti) 在極度低溫度下冷凍等待“複活”,其他生物也有可能在被凍數萬(wan) 年後重新複蘇。

  03

  30年後“複活術”也許能成真?

  2015年,重慶女作家杜虹在阿爾科冷凍大腦引發轟動。在介紹已經存放在阿爾科的“病人”時,詹姆斯透露,除了杜虹,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傑出的科學家。“我們(men) 有一台CAT(計算機軸向斷層掃描)機器,可以對(”病人“的)大腦進行掃描。詹姆斯介紹稱,當一個(ge) 人被宣告死亡時,其大腦細胞可能還活著。2018年德國研究發現,心髒停跳後5分鍾,大腦細胞仍在工作。”而保存人體(ti) 的目標,就是讓機體(ti) 幾乎甚至完全停止代謝活動,從(cong) 生物學角度上‘按下暫停鍵’。“詹姆斯補充稱,相較於(yu) 腎髒,大腦的組成結構要複雜、精細、脆弱得多,為(wei) 此在大腦凍結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盡全力避免結冰以防止腦細胞被破壞。

  盡管迄今為(wei) 止沒有大腦被複活,但詹姆斯認為(wei) 理論上來說大腦複活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就像我們(men) 討論的其他可移植器官一樣,大腦也是一個(ge) 器官。”

  “讓大腦複活的前提是,有一個(ge) 合適的容器來裝載。我們(men) 所做的就是盡可能保存好大腦。”詹姆斯認為(wei) ,(若想要複活或移植大腦)最重要的就是把大腦放在合適的容器裏,然後將其連接至血管以保持血液流動。詹姆斯表示,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men) 什麽(me) 時候能讓“複活術”尤其是“複活大腦”成真,但我想說的是我們(men) 應該像“吞大象”一樣,一步步來。

  04

  對“複活術”的質疑從(cong) 未停止

  盡管在詹姆斯和一些選擇冷凍身體(ti) 的“病人”們(men) 看來,“人體(ti) 冷凍技術”是科學的,“複活術”在未來也有可能成為(wei) 現實,但這項技術仍招致了不少科學界人士的質疑乃至嘲笑。

  英國倫(lun) 敦國王學院(KCL)神經科學教授克萊夫·科恩2016年的時候,就認為(wei) 所謂的“人體(ti) 冷凍技術”隻是一種營銷手段,“保存整個(ge) 身體(ti) 的想法是非常荒謬的,保存大腦的想法也很荒謬,隻不過荒謬程度略輕於(yu) 保存身體(ti) 的荒謬程度。”西班牙塞維利亞(ya) 大學冷凍生物學實驗室的專(zhuan) 家拉蒙·裏思科則坦言,倘若科學家從(cong) 事“人體(ti) 冷凍學”研究,他們(men) 的職業(ye) 生涯可能會(hui) 受到損害,甚至會(hui) 被相關(guan) 科學協會(hui) 排擠,“科學家們(men) 對‘人體(ti) 冷凍’的討論存在偏見。”

  詹姆斯對此回應稱,當你正在進行某些新興(xing) 技術研究時,所謂的主流科學家們(men) 可能會(hui) 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你正在做的事。“實際上阿爾科也並不算新興(xing) 機構,我們(men) 已經有了51年的曆史。但我們(men) 剛起步時,當時的科學和醫學技術並沒有讓人們(men) 很好地理解我們(men) 在做什麽(me) 。”詹姆斯認為(wei) ,阿爾科正在努力變得更加主流。“就像數百年前的人們(men) 無法想象現在我們(men) 能人手一部手機一樣,我相信在科學發展的情況下,‘人體(ti) 冷凍技術’將從(cong) 科幻小說變成新興(xing) 技術,再逐漸成為(wei) 主流。”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特約記者 王昭夏 鄭文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