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科學家用科學回應《科學》”獲2023菠蘿科學獎科學事件獎

發布時間:2023-11-13 16: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溫州11月12日電 (鮑夢妮)11月11日晚,2023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溫州揭曉,由中外15所大學100多位師生共同完成的“中國科學家用科學回應《科學》”獲本屆菠蘿科學獎科學事件獎。

  2019年,《科學》雜誌曾刊登過一篇行為(wei) 經濟學調查,將夾帶電子郵箱信息的錢包故意“丟(diu) ”在公共場所,通過“電子郵件回複率”來度量公民的誠信度,結果中國在其“誠信排行榜”上位列倒數第一。

  對於(yu) 此結論,中國研究者普遍認為(wei) 該實驗設計有明顯缺陷,決(jue) 定用科學手段回應《科學》。15所大學100多位師生自發組織起來複製實驗,結果發現更多中國人會(hui) 通過電子郵件以外的手段聯係失主、歸還錢包,實際歸還數量接近八成。

  菠蘿科學獎主辦方認為(wei) ,此行動既反駁中國民眾(zhong) 缺乏誠信的“指控”,也向學術界展示了中國科學家的行動力和嚴(yan) 謹性。

  活動現場,浙江大學社會(hui) 醫學與(yu) 衛生事業(ye) 管理專(zhuan) 業(ye) 在讀碩士研究生張若彤代表團隊領獎,並表示此研究的論文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後,《科學》文章的三名作者給雜誌社來信,肯定了中國團隊的主要研究結論:“我們(men) 同意對方的觀點,尤其是對於(yu) 跨文化研究,使用單一的結果測量指標可能會(hui) 限製結論的普適性,檢查額外的測量指標是有價(jia) 值的”。同時他們(men) 亦對論文的新發現提出幾點疑問。

  對此,中國研究團隊予以回應,後續文章將於(yu) 近期發表於(yu) 《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中國科學家們(men) 用縝密的方式、充滿證據的事件來回應,這是對科學的尊敬,也是對中國人民誠信的尊敬。我很感謝這個(ge) 團隊,他們(men) 做了科學家該做的事情。”作為(wei) 頒獎嘉賓,中國著名作家麥家說。

  今年是菠蘿科學獎舉(ju) 辦的第十二年。作為(wei) 2023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hui) 主體(ti) 活動之一,該獎項用充滿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科普內(nei) 容和形式向好奇心致敬,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分享為(wei) 全球的科學家、科學愛好者構建交流合作平台。

  在本屆菠蘿科學獎中,除上述研究獲科學事件獎外,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大學弗蘭(lan) 蒂謝克·巴托斯(Franti?ek Barto?)等人的項目“手拋硬幣的正反麵概率不是五五開”獲數學獎;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博士後孫祺等人的項目“為(wei) 什麽(me) 頭發拔得越多白得越快”獲醫學獎;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蘇彬團隊發明的“不會(hui) 掛壁的馬桶”獲發明獎;英國利物浦大學瑞安·約瑟夫·沃德(Ryan Joseph Ward)等人研究的“氣味影響顏色感知”獲心理學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劉奕誌、曾陽發團隊的“每天多活動兩(liang) 小時不影響學習(xi) ”研究獲關(guan) 心下一代獎。

  此外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大學薩馬迪·加爾帕亞(ya) 奇和拉爾斯·奇特卡(Lars Chittka)等人的“昆蟲也愛玩遊戲”獲生物學獎;芬蘭(lan) 阿爾托大學威利·普爾基(Ville Pulkki)團隊發現的“逆風說話傳(chuan) 得更遠”獲物理學獎;敦煌研究院的“數字敦煌”獲可持續獎。(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