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抓住了流量密碼就能抓住人心嗎?

發布時間:2023-11-15 16:23:00來源: 文匯報

  抓住了流量密碼就能抓住人心嗎

  ——評電視劇《好事成雙》

  自2011年電視劇《回家的誘惑》火遍大江南北、創下收視紀錄之後,“原配手撕第三者”的情節似乎成為(wei) 了國產(chan) 家庭倫(lun) 理劇的收視密碼。外遇的丈夫、受傷(shang) 的妻子,再加上飛揚跋扈的第三者,這些熟悉的味道十幾年如一日地俘獲了觀眾(zhong) 的心,是令觀眾(zhong) 一邊大罵“狗血”一邊欲罷不能的國民下飯劇。

  然而,縱使這類劇情擁有龐大的受眾(zhong) 基礎,同質化的劇情走向也難免令觀眾(zhong) 審美疲勞,如何推陳出新以度過“瓶頸期”?近期熱播的《好事成雙》似乎提供了一種新講法——原配與(yu) 第三者同仇敵愾“手撕渣男”的故事新編。顯然,這一針對女性關(guan) 係的敘事創新迎合了近年來的“女性互助”潮流,再加上糅合了以往家庭倫(lun) 理劇、近期女性題材劇的諸多名場麵,讓《好事成雙》穩穩地踩中了互聯網流量密碼,收視率和網絡話題度一路走高。

  與(yu) 此同時,僅(jin) 為(wei) 6.3分的豆瓣評分又顯示了其在觀眾(zhong) 口碑上的尷尬。雖然得到了流量紅利,但是人物關(guan) 係、人物境遇卻被架空到不切實際的雲(yun) 端,空泛的概念、懸浮的人設注定抓不住觀眾(zhong) 的心。

  家庭倫(lun) 理劇的流量密碼

  集合了此前熱播的同題材劇集中的老熟臉,《好事成雙》在播出前的宣發階段就吸引了大量網民的目光。除了張小斐、張嘉倪的個(ge) 人知名度以外,黃曉明、李澤鋒的角色設定也讓人一目了然,仿佛是《三十而已》中的出軌男許幻山、《玫瑰之戰》中的單身霸總豐(feng) 盛“平移”到這裏,宣示著這部劇的高度類型化、標簽化。除卻讓觀眾(zhong) 津津有味的婚外戀、離婚大戰等情節套路外,該劇還增添了怒甩“小三”豪娶“小四”、離異主婦與(yu) 霸總初戀終成眷屬等“爽文”情節,痛痛快快灑了一波“狗血”,充分滿足了觀眾(zhong) 對該類型劇觀賞快感的需求。

  受文化傳(chuan) 統影響,此類劇集在整個(ge) 東(dong) 亞(ya) 地區都有較為(wei) 龐大的觀眾(zhong) 基礎。與(yu) 此同時,其類型內(nei) 部的流變,也是社會(hui) 文化心理的一麵鏡子,折射出都市人精神狀態、價(jia) 值取向等一係列文化表征的微妙變化。僅(jin) 就國產(chan) 劇而言,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現代都市家庭倫(lun) 理劇中頻頻出現第三者的身影,反映著市場經濟對當代中國人家庭生活的影響,是對現實生活中脆弱的男女情感、異化的婚姻關(guan) 係的藝術再現。

  而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短短20餘(yu) 年裏,影視劇中的第三者、被出軌的妻子形象都發生了一係列耐人尋味的微妙變化。這些變化不能簡單地理解為(wei) 敘事策略的調整,毋寧說是同時期社會(hui) 文化症候在影視劇中的折射,表征著社會(hui) 轉型期新的文化認同和價(jia) 值取向。

  從(cong) 第三者形象來看,上世紀90年代末期《牽手》中的王純以默默付出、善解人意的清純“小白花”形象,成為(wei) 萬(wan) 千觀眾(zhong) 的銀幕初戀,她與(yu) 男主鍾銳的情感自單純的愛慕開始,至她萌生愧意主動離場結束,其行為(wei) 因為(wei) 發源於(yu) 不受物質羈絆的純粹愛情而博取了超越於(yu) 道德層麵的同情。而到了2009年的《蝸居》,海藻背著男友與(yu) 有權有勢的宋思明私通,則繞不開她原生家庭物質生活的窘境,表明了這段越軌關(guan) 係的物質主義(yi) 、實用主義(yi) 傾(qing) 向,而不再是單純緣於(yu) 愛情。

  從(cong) 妻子形象來看,上世紀90年代末期《來來往往》中被背叛的妻子段莉娜在發現丈夫出軌年輕美貌的女性後,最終選擇默默離場,絲(si) 毫沒有猶豫離婚財產(chan) 分割問題,顯示著彼時婚姻與(yu) 無功利的“浪漫愛”之間的深度關(guan) 聯。來到本世紀初,金錢已經成為(wei) 《中國式離婚》裏中年婚姻的導火索,被出軌的妻子林小楓保衛婚姻已不再是單純為(wei) 了愛情,而是即便情感趨於(yu) 淡薄也要守衛住夫妻之間的經濟共同體(ti) 。

  近年來,隨著女性經濟基礎、社會(hui) 地位的迅速崛起,全民反對“戀愛腦”的話語成為(wei) 主流,此類劇集中作為(wei) 過錯方的男性的戲份被削減,女性成長獲得了更多篇幅,無論是原配還是第三者的形象都得到了“改造升級”。如《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在姐妹的幫助下通過法律手段盡可能多地爭(zheng) 取了財產(chan) 和子女撫養(yang) 權;而在《好事成雙》中,不僅(jin) 原配林雙在婚變後成長蛻變為(wei) 創業(ye) 女王,第三者江喜也擺脫了“渣男”的控製,在與(yu) 林雙的互幫互助之下擁有了自己的事業(ye) 和愛情。

  流於(yu) 空泛概念的熱點討論

  《好事成雙》之所以一定程度上令人耳目一新,是因為(wei) 它沒有遵從(cong) 以往同類劇集的敘事套路,不再是“原配手撕第三者”而是轉為(wei) “原配與(yu) 第三者手撕渣男”。主動向出軌的男性追責,而不是單方麵歸罪於(yu) 第三者,在這一層麵上,該劇跳出了“雌競”的窠臼,將以往安置於(yu) 女性之間的敵意、猜忌退回給出軌的始作俑者男方,迎合了女性觀眾(zhong) 的獨立意識。而原配與(yu) 第三者化敵為(wei) 友,則是進一步理想化的藝術表達。

  事實上,女性互助主題在近年來的女性題材劇中早已成為(wei) 主流,在《歡樂(le) 頌》《三十而已》《流金歲月》《我在他鄉(xiang) 挺好的》《今生也是第一次》《閃耀的她》等都市情感題材的雙女主劇、女性群像劇中均有令人過目難忘的表現。而在一些“女性向”的古裝劇中,以往慣用的“宮鬥”戲碼也讓位於(yu) 女性互助的童話,如近兩(liang) 年的熱門古裝甜寵劇《卿卿日常》《禦賜小仵作》等。一定程度上,引入女性互助概念、肯定女性的主體(ti) 意識,為(wei) 女性題材劇擴充了敘事空間。

  然而我們(men) 也要看到,在“女性互助”成為(wei) 潮流的當下,這一概念的挪用似乎更多是一樁一本萬(wan) 利的生意。大量影視作品出於(yu) 對流量的追逐,為(wei) 自己貼上“女性互助”標簽,卻止步於(yu) 空泛概念的展示,沒有突顯女性內(nei) 部的團結、自身的內(nei) 省,而僅(jin) 僅(jin) 被簡單化為(wei) 討伐出軌者的利器。這毋寧說是一種對社會(hui) 熱點話題的消費,而沒有給觀眾(zhong) 帶來真正有價(jia) 值的引導。

  這也是《好事成雙》雖然贏得了流量紅利,但口碑滑落的重要原因。劇中林雙與(yu) 江喜的結盟雖然被標榜為(wei) 女性互助,但由於(yu) 涉及到金錢交易、報複“渣男”的原始動機,其各取所需的意味似乎更加明顯。特別是“小四”的出現讓她們(men) 的“聯盟”更加牢固可靠,更暗示著這場結盟的被動性——並非是出於(yu) 對彼此困境的同情,更不是出於(yu) 對自身道德過錯的反思,而僅(jin) 僅(jin) 是對男主背叛行為(wei) 的回擊。在這裏,我們(men) 沒有看到真實的女性互助,而是受害者被迫的結盟。女性內(nei) 部的團結力量並沒有體(ti) 現,而純然淹沒在討伐男主的憤怒情緒中。

  而霸總初戀顧許的從(cong) 天而降,又為(wei) 這一“聯盟”的勝利蒙上了一層虛偽(wei) 的麵紗。絕望的主婦並未主動覺醒,而是被好男人喚醒,而她的創業(ye) 成功更是依靠這位更為(wei) 成功的男性才獲得,這便更削弱了“女性互助”的意味。在對問題症結的追溯上,僅(jin) 僅(jin) 控訴了出軌一方的過錯,仿佛隻要不做“戀愛腦”、找個(ge) 好男人,一切困境便迎刃而解。

  顯然,該劇雖然大打女性互助的牌,卻在故事的講法上流於(yu) 簡單、表麵且懸浮的概念,女性友誼建立的原因和過程都過於(yu) 膚淺和粗暴,難以服眾(zhong) 。我們(men) 不禁要問,當中年女性麵臨(lin) 巨大的家庭生活變故時,如何真正自我重建?我想,隻有讓女性主體(ti) 性、女性內(nei) 部團結的力量浮出水麵,而不是止於(yu) 挪用社會(hui) 話題、製造工業(ye) 糖精,才能真正打動人心。(作者:崔一非 來源:文匯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