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光明論壇】堅持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發布時間:2023-11-15 16:46:00來源: 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車放(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中心副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今年教師節前夕致信全國優(you) 秀教師代表強調,“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信中深刻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其中就包括“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縱觀人類曆史,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xing) 起的關(guan) 鍵因素。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心係教師隊伍建設,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教育事業(ye) 的重要性,以多種方式表達對教師隊伍的深切關(guan) 懷與(yu) 殷切期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提教育家精神,傳(chuan) 遞了對辦好教育事業(ye) 的殷切期望,為(wei) 廣大教師提供了明確的奮鬥標準和追求目標。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崇尚樹立為(wei) 國為(wei) 民的偉(wei) 大誌向,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理念傳(chuan) 統。早在兩(liang) 千多年前,“萬(wan) 世師表”孔子恪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信念,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堅持推廣治國方略,形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學傳(chuan) 統。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為(wei) 公以達天下為(wei) 公”的理念,立誌“要使全中國人民都受到教育”,畢生致力於(yu) 教育事業(ye) ,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ti) 係,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作為(wei) 立德樹人的關(guan) 鍵主體(ti) ,廣大教師隻有心懷“國之大者”,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懷世界,放眼未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才能培養(yang) 出具有寬廣國際視野和深厚家國情懷的人才。

  開闊視野,涵養(yang) 寬廣的胸懷格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教師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是促進人類社會(hui) 知識生產(chan) 和時代變革的關(guan) 鍵力量。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讓我們(men) 愈加深刻認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廣大教師應當胸懷天下、誌存高遠,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高度,放眼世界,秉持兼容並蓄、終身學習(xi) 的理念,學習(xi) 和吸收各類先進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引導學生培養(yang) 全球視野,厚植家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

  堅守初心,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yun) 推動另一朵雲(yun) ,一個(ge) 靈魂喚醒另一個(ge) 靈魂。”教師肩負育人重任,一舉(ju) 一動都要為(wei) 人師表,嚴(yan) 於(yu) 律己,以身作則。通過不斷學習(xi) 、進步和更新教育觀念,持續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和人文素養(yang) ,教師將為(wei) 學生樹立正麵的學習(xi) 榜樣,以自己的言談舉(ju) 止和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引領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教書(shu) 育人的過程中,廣大教師要堅持立德樹人,深化“三全育人”,精心開展思政教育,不斷增進學生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

  創新理念,激發學生文化自信。教師作為(wei) 知識的傳(chuan) 播者和思想的啟蒙者,必須具備追求真理的堅定信念,保持學習(xi) 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幫助學生發現真理、認識世界。同時,廣大教師還應積極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創新形式手段,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文化自信,鼓勵他們(men) 開拓進取,勇於(yu) 創新,引導他們(men) 將個(ge) 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複興(xing) 偉(wei) 大征程。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5日 02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