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穩經濟觀察:寧德大黃魚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
中新網寧德11月15日電 (林榕生)15日舉(ju) 行的第七屆中國(寧德)大黃魚文化節新聞發布會(hui) 披露,2022年寧德全市水產(chan) 品總產(chan) 量107.2萬(wan) 噸、漁業(ye) 產(chan) 值343.2億(yi) 元,其中大黃魚產(chan) 量19.47萬(wan) 噸,占全國80%以上,產(chan) 值88.75億(yi) 元,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百億(yi) 元。
“可以說,世界的大黃魚在中國,中國的大黃魚在寧德。”寧德市海洋與(yu) 漁業(ye) 局局長肖劍華表示,經過30多年發展,寧德市逐步健全大黃魚良種繁育體(ti) 係,年育苗超過30億(yi) 尾,占全國的90%以上。
大黃魚,又叫黃瓜魚,其體(ti) 色金黃、嘴唇鮮紅、肉質潔白細嫩、營養(yang) 豐(feng) 富,有著“國魚”的美譽。位於(yu) 寧德市蕉城區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國唯一的大黃魚內(nei) 灣性產(chan) 卵場,至今還流傳(chuan) 著“官井洋,半年糧,黃瓜叫,漁民笑”的歌謠,蕉城區也被譽為(wei) “中國大黃魚之鄉(xiang) ”。
乘快艇在蕉城區三都澳海域上遠眺四望,碧波蕩漾,海天一色。藍色浮球隨波起伏,彩色新型塑膠漁排連成一片“海上田園”,三兩(liang) 漁民嫻熟地撒著餌料。在自家承包的海域上,三都鎮礁頭村養(yang) 殖戶陳由森說,村裏公開抽簽,他競得10畝(mu) 養(yang) 殖海域,投入7萬(wan) 多元下水養(yang) 殖,10個(ge) 月就回了本。
當前,蕉城區正全力實施“國魚計劃”,打造“國魚品牌”,從(cong) “規模產(chan) 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cong) “傳(chuan) 統養(yang) 殖”向“生態養(yang) 殖”轉變,全方位提升大黃魚現代新型養(yang) 殖發展水平;培育水產(chan) 加工產(chan) 業(ye) 內(nei) 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推動一批水產(chan) 龍頭企業(ye) 創新提質,專(zhuan) 注研發高品質、高附加值產(chan) 品。
海,是寧德的優(you) 勢所在、發展潛力所在。寧德海岸線曲折,優(you) 良港灣眾(zhong) 多,大陸海岸線1046公裏,海域麵積4.46萬(wan) 平方公裏,均占全省的1/3左右,漁業(ye) 資源豐(feng) 富,發展海水養(yang) 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寧德市念好“山海經”,大力發展以大黃魚為(wei) 主的區域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全力推動大黃魚從(cong) 種苗、養(yang) 殖到加工、品牌、市場的全鏈條提升,促進漁業(ye) 高質量發展。
肖劍華說,寧德作為(wei) 全國規模最大的大黃魚人工育苗、養(yang) 殖、加工、銷售和出口基地,已形成完整的大黃魚全產(chan) 業(ye) 鏈。經過30多年發展,大黃魚已成為(wei) 全國最大養(yang) 殖規模海水魚類。
為(wei) 推動大黃魚產(chan) 業(ye) 發展,第七屆中國(寧德)大黃魚文化節將於(yu) 11月25日至26日在寧德市舉(ju) 辦,主要活動包括夜捕啟航大典、文化節開幕儀(yi) 式、海洋漁業(ye) 與(yu) 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品牌之旅、展示展銷會(hui) 、八閩美食嘉年華、寧德大黃魚好物推薦等7個(ge) 板塊,輔以創意短視頻征集大賽、錄製名人打call視頻、寧德大黃魚宣傳(chuan) 片等預熱配套活動。
其間,將簽約一批項目,涵蓋寧德大黃魚出口戰略簽約、寧德大黃魚國內(nei) 采購合作戰略簽約、寧德大黃魚科研合作項目簽約等。
蕉城區副區長陳誌強表示,本屆大黃魚文化節將充分展現權威性、行業(ye) 性、互動性、文化性,助力寧德大黃魚品牌走出寧德、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