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實踐證明南水北調工程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來,累計抽引長江水400多億(yi) 立方米,緩解蘇北、魯北和膠東(dong) 半島缺水問題,惠及沿線超6800萬(wan) 人,保障了受水區供水安全,為(wei) 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資源支撐。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feng) ,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南水北調是跨流域跨區域配置水資源的骨幹工程,東(dong) 線一期工程構建了長江水、淮河水、黃河水、當地水優(you) 化配置和聯合調度的骨幹水網。“南水”進城,補充城市生活用水,滿足了市政之需;“南水”進廠,緩解了工業(ye) 之渴,紡織服裝、鋼鐵煉化等行業(ye) 重獲生機;“南水”入村,許多苦水村告別了苦鹹水、幹旱田變成了豐(feng) 產(chan) 田。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工程緩解了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促進了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長江水成了“振興(xing) 水”“幸福水”。
全線治汙、流域治汙,依法治汙、嚴(yan) 厲治汙,10年來,水質斷麵達標率由3%提高到100%;構建智能調度、工程安全監測、水質監測預警等智能應用場景,數字技術讓調水更精細,協同治理讓管理更順暢;為(wei) 千年京杭大運河帶來新生,提升了水運能力,重塑了“黃金水道”優(you) 勢,成為(wei) 複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南水汩汩北上,綜合效益源源不斷,有力促進了區域均衡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
細火煮得真味,日月雕成山河。撫今追昔,《南水北調工程總體(ti) 規劃》已頒布20餘(yu) 年,南水北調工程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實踐生動而有力地證明,黨(dang) 和國家關(guan) 於(yu) 南水北調工程的決(jue) 策是完全正確的。以黨(dang) 的領導優(you) 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和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優(you) 勢為(wei) 依托,以廣大建設者的智慧與(yu) 付出、移民群眾(zhong) 的大愛和奉獻為(wei) 保證,我國積累了實施重大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寶貴經驗,這是堪比實踐效益的又一筆巨大財富。
治水是一項長期任務、曆史任務。南水北調工程的規劃建設實施,體(ti) 現出中華民族實幹篤行的民族品格。向著宏偉(wei) 藍圖繼續進發,我們(men) 既要保持“千秋偉(wei) 業(ye) ”的定力,錨定使命任務穩紮穩打;也要拿出“隻爭(zheng) 朝夕”的幹勁,把已明確的、必須做的事辦好辦實。主要水源匯集區和供給地,必須下更大力度做好汙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沿線地區也需要繼續探索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實現形式,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深入推動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水運連著國運。從(cong) 萬(wan) 裏揚波的大運河到如今碧水北上的南水北調,無不是功在千秋、利澤萬(wan) 方的大功業(ye) 。當前,通過聯網、補網、強鏈,國家水網正加快構建。中華民族在治水曆程中又一個(ge) 世紀畫卷,必會(hui) 隨著我們(men) 這代人的傾(qing) 力擔當永載史冊(ce) 。(安泰 來源:人民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