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西行:明清建築變身國醫堂 婺源鄉村化身康養福地
中新網江西婺源11月16日電(巫發陽)初冬時節,走進江西上饒市婺源縣溪頭鄉(xiang) 龍尾村,雲(yun) 霧繚繞的五龍山腳下,一棟古色古香的徽派老宅裏人聲鼎沸,來自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hui) 的十餘(yu) 位三甲醫院醫生正在國醫堂裏為(wei) 村民義(yi) 診。
“通過近期的義(yi) 診,我發現當地有比較多患有骨關(guan) 節病、腰腿疼、頸肩背疼的病人,這可能和他們(men) 的工作、生活環境、體(ti) 力勞動有關(guan) 。”北京世紀壇醫院神經與(yu) 精神病科副主任醫師屈曉霞對記者說。
據了解,國醫堂的義(yi) 診活動將長期舉(ju) 行,每天至少會(hui) 有3名醫生駐點義(yi) 診,為(wei) 當地村民提供免費的診療服務。“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長期惠及當地老百姓,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醫。”屈曉霞補充說。
除了可以體(ti) 驗專(zhuan) 家義(yi) 診,龍尾村還有本草藥膳、中醫坐診、針灸、艾灸、熱敏灸、汗蒸、藥浴、中醫推拿、中醫保健操、婺源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文化體(ti) 驗等多項康養(yang) 體(ti) 驗服務為(wei) 遊客開放。
“我們(men) 因地製宜打造了‘國醫堂+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康養(yang) 酒店+藥膳餐廳’的婺源龍尾村艾木村落康養(yang) 集群。”江西艾木健康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波表示,他們(men) 將龍尾村的18棟明清時期徽派老宅群落改造成36間客房,既保持了原始建築的古樸風格,又在內(nei) 部增設書(shu) 畫室、禪茶室、書(shu) 房、咖啡廳等,讓遊客在入住之餘(yu) 可以充分體(ti) 驗家庭的溫暖和休閑的放鬆。
11月11日,第十五屆健康中國論壇·鄉(xiang) 村康養(yang) (婺源)主題論壇暨首屆鄉(xiang) 村康養(yang) 論壇在婺源縣舉(ju) 行。該論壇以“和美鄉(xiang) 村,幸福婺源”為(wei) 主題,旨在探尋鄉(xiang) 村康養(yang) 的發展路徑,用實際行動推動健康中國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婺源縣委書(shu) 記徐樹斌表示,婺源縣將把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來培育,充分發揮比較優(you) 勢,堅持文旅和康養(yang) 深度融合,致力將婺源縣打造成為(wei) 全國重要旅遊康養(yang) 目的地、長三角養(yang) 生養(yang) 老“後花園”。
據了解,江西省深入實施“15+3”健康江西行動,紮實開展健康江西行動重點市縣建設活動,居民健康素養(yang) 超過國家平均水平。健康江西行動在全國考核中取得了中部第一,全國第三的名次,三年蟬聯“健康中國行動優(you) 秀省份”。
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江西省衛健委聚焦打造中國式衛生健康現代化先行區,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機遇,深入實施衛生健康治理現代化、服務現代化、科創現代化、產(chan) 業(ye) 現代化、保障現代化等5大行動,著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衛生健康江西場景,讓健康成為(wei) 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