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天下英才 發時代強音——新時代人才事業發展成就斐然

發布時間:2023-11-20 13:32:00來源: 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近日,《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0最新修訂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標準和建議措施,這標誌著北鬥係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成為(wei) 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係統。

  北鬥係統的市場化、產(chan) 業(ye) 化、國際化應用,離不開大批頂尖人才的持續愛國奮鬥,折射著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鏗鏘步伐。

  當前,我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yi) 人,比2012年增加了1億(yi) 人。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在實現中國夢“關(guan) 鍵一程”上,人才對我國發展的支撐作用前所未有,中華大地正在成為(wei) 創新人才高度集聚、創新要素高度整合、創新活動高度活躍的人才沃土。

  堅持人才引領驅動

  初冬時節,藍天麗(li) 日下的海南昌江核電基地依然一派繁忙景象。在這裏,全球首個(ge) 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壓水堆——“玲龍一號”的建設工作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日前,“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的吊裝工作已經完成,預計於(yu) 2026年上半年並網發電。

  作為(wei) 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玲龍一號”建成後,不僅(jin) 將以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助力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和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更能推動世界核能技術的發展。

  核電事業(ye) 的創新發展,是我國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一個(ge) 縮影。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人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對人才事業(ye) 的領導全麵加強,以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聚才的良方,推動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wan) 類霜天競自由的人才發展環境。

  我國科技工作者奮力攻關(guan) ,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大量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裝備和係統進入實用,成為(wei) 推進產(chan) 業(ye) 快速升級的“利器”。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智能電網、第四代核電、特高壓輸電技術等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xing) 靠人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men) 要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2年,我國全國研發人員總量超過600萬(wan) 人年,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突破400萬(wan) 件,均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總量達3.08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二位。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you) 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隊伍正在加速集結。

  “黨(dang) 中央運籌謀劃,在布局上將人才事業(ye) 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使人才與(yu) 事業(ye) 深度融合、相互成就,為(wei)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錨定了新坐標、樹立了新標杆,為(wei) 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中國人事科學院原院長吳江說。

  為(wei) 各類人才提供廣闊天地

  “有了精準醫療,我們(men) 就可以有更高的治愈率,減少抗生素耐藥性和副作用。”10月26日,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ju) 行的“貴州省馬歇爾消化疾病研究中心”簽約暨揭牌儀(yi) 式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裏·馬歇爾如是說。

  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麵人才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建功立業(ye) ,一直是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人才國際交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2023年以來,全國各地各部門紛紛釋放敬才愛才、求賢若渴、以人才引領發展的強烈信號,把引賢招才之門敞開得更大,把人才發展土壤培植得更厚,為(wei) 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1月29日,春節假期剛過,上海浦東(dong) 新區發布“1+1+N”的重磅人才新政,加速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

  ——2月8日,廣西科技廳宣布,推出“帶土移植”人才引育計劃,加快人才引進本土化,加速人才效能釋放。

  ——6月12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浙江省引進海外工程師實施辦法》,提出“到2027年,麵向創新型國家和製造業(ye) 強國引進1000名海外工程師”的目標任務。

  ——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加大國際一流機器人高端人才和高層次團隊的引進培養(yang) 力度。

  …………

  包容開放的政策和海納百川的氣概,點燃了全球英才來華創新創業(ye) 的持續熱情,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紛至遝來。目前,我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科技人力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國家,人才資源規模、科技人力資源以及研發人員數量等指標居全球首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2.2%提高至2021年的60%以上。2022年,我國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人數1169人,占全球的16.2%,位居世界第二。

  今日之中國,已穩居全球人才競爭(zheng) 優(you) 勢國家方陣。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石

  “水稻曬幹後的水分是多少?”“稻種的發芽率應保障在多少?”“水稻生長適宜的pH值又是多少?”……麵對一係列專(zhuan) 業(ye) 題目,種糧大戶姚雅憑著實踐經驗從(cong) 容作答。

  今年10月,姚雅獲評鄉(xiang) 村工匠生產(chan) 應用(種植技術)專(zhuan) 業(ye) 正高級工程師,成為(wei) 廣東(dong) 東(dong) 莞第一個(ge) 擁有正高職稱的農(nong) 民。

  獲評全國糧食生產(chan) 先進個(ge) 人、種糧麵積超過1000畝(mu) 、交售優(you) 質稻穀超過15萬(wan) 噸……獲評農(nong) 民正高職稱的背後,是姚雅紮根糧食生產(chan) 一線20多年的付出與(yu) 奮鬥。

  近年來,各地打破學曆、論文等條框限製,讓眾(zhong) 多“田秀才”“土專(zhuan) 家”獲得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有效激活了鄉(xiang) 村人才資源,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盤活了人才“蓄水池”。

  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qing) 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麵優(you) 秀人才集聚到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來。

  體(ti) 製機製是影響人才集聚和作用發揮的根本性問題,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是構築人才製度優(you) 勢、贏得國際競爭(zheng) 主動的戰略之舉(ju) 。新時代以來,各地各部門持續推動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搭建人才成長階梯,完善人才生態環境,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功以才成,業(ye) 由才廣。持續深入的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打牢了堅實基礎,人才優(you) 勢更多更好地轉化為(wei) 創新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從(cong) “嫦娥”飛天到“蛟龍”入海,從(cong) “天眼”巡空到“誇父”探日,從(cong) 北鬥組網到神威超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井噴式”湧現。中國高鐵、中國大壩、中國橋梁、中國港口、中國核電,更是成為(wei) 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人才實力,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底氣。”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懌表示,“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才引擎為(wei) 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有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春風護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蹄疾步穩。圍繞服務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各地各部門堅持在創新實踐中發現、培育、凝聚人才,為(wei) 國家和民族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石。而澎湃的人才活力,必將驅動中國號巨輪以自立自強的堅定信念,向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輝彼岸加速前行!

  ■數說

  2022年,我國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人數1169人,占全球的16.2%。

  2022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總量達3.08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二位。

  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

  數據來源:科學技術部官網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