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涿州災後重建百日見聞:初冬忙碌的三個群體

發布時間:2023-11-20 16: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保定11月19日電 題:涿州災後重建百日見聞:初冬忙碌的三個(ge) 群體(ti)

  中新網記者 陳林 李曉偉(wei) 崔濤

  今年汛期,河北保定涿州市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北方入冬之際,災後重建也已過百日。中新網記者重訪涿州,看到了忙於(yu) 重建的三個(ge) 群體(ti) :基層工作者、建築工人、種菜農(nong) 民。

  基層工作者

  災情發生後,涿州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高鵬瘦了近20斤。在“建材大集”遇到他時,這位身高近一米八、眼睛帶有血絲(si) 的中年人,正幫村民聯係商家。

  “這幾天盯海報,一直忙到晚上12點,今天能貼到村裏去。”高鵬如是解釋“紅眼”。

  “海報”,他顯有所指。約0.5平方米的兩(liang) 張噴繪布上,一張緊湊印著包括型號、電話在內(nei) 的建材、家電價(jia) 格一覽表,一張密密麻麻印著97家建築機構的規模、聯係方式,並標有瓦工、油工的具體(ti) 人數。

  為(wei) 加快推進災後重建,9月起,當地住建部門組織建材、家居等商家以“大集”形式在受災較重鄉(xiang) 鎮“開集”,幫助民眾(zhong) 選擇價(jia) 格低、品質優(you) 的建築材料。

  “許多商家推出了特價(jia) 產(chan) 品,一噸水泥就便宜80元。”高鵬說,商家的舉(ju) 動讓他心存感動:有商家自己受災仍提供低價(jia) 產(chan) 品,有商家免費提供了一些鋼筋……這也是高鵬百餘(yu) 天未休一天的“動力”。

  從(cong) 協助外地救援隊救援到帶專(zhuan) 家下村進行房屋鑒定,從(cong) 聯絡商家到去現場做活動……最忙時,他曾在辦公室折疊床上睡過十多天。

  高鵬說,每次累時,就會(hui) 翻看手機裏村民蓋房的照片,“來給自己打氣”。

  涿州市忠義(yi) 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徐園園的手機裏,存有洪水進村時視頻,但她卻不願再看。災情發生時,她堅持留在村內(nei) 高地。那段時間,“不分黑白天”。

  統計報表、給受災村民領棉被送棉被、入戶了解過冬情況……讓村民“溫暖過冬”,是她現在心中最惦念的事。

  “全村116戶,都逐一排查了壁掛爐使用情況,溫暖過冬沒問題。”徐園園堅定地說。

  建築工人

  甩泥、鋪磚、敲打、刮泥、用刮下的水泥勾縫……穿了四件外套的王春申,站在晃悠的架板上幹活,動作依舊麻利。

  58歲的王春申從(cong) 事建築工作十餘(yu) 年。約20厘米磚塊,在他手裏用大鏟輕敲一下,即可從(cong) 中間平均分開。洪水退去後,他迎來了“最忙季”。雖已入冬,找他蓋房的活兒(er) 卻排期到了2024年,“還得加班狠幹”。

  礙於(yu) 朋友再三請求,此前在其他村蓋房的王春申,還是向工頭請假,來刁窩鎮萬(wan) 全莊村,“先幫幾天忙”。

  近期,王春申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三四個(ge) 請他幫忙蓋房的電話。他幫著蓋房的農(nong) 戶周邊,有四五戶也在蓋房。他說,現在剛入冬氣溫還行,趁著沒“上凍”,村民都在搶蓋房子。

  滿臉泥點子的杜朋程,正忙著往攪拌機裏添水泥。不遠處,他的父親(qin) 也在幹活。他說,因為(wei) 現在蓋房的多,從(cong) 事內(nei) 牆粉刷的他和父親(qin) 就臨(lin) 時改行。“已經幹了一個(ge) 多月,短時間還得繼續幹下去。”

  種菜農(nong) 民

  涿州市刁窩鎮的大白菜正在搶收。12時50分,“從(cong) 天亮就下地幹活”的李樹輝,顧不上吃午飯,繼續和妻子在地裏“起白菜”。周邊鄰家幾塊菜地裏,有近二十人也在幹活。

  “每年這個(ge) 季節,刁窩的菜農(nong) 最忙,雇人都很難找。要是降溫,白菜就凍到地裏了。”菜地裏,李樹輝一邊把妻子砍倒的白菜去除外層菜葉、整齊碼放成垛,一邊匆忙和記者聊著。他穿了一雙棉鞋,卻沒穿襪子,腳踝處裸露出粗糙、黝黑的皮膚。

  刁窩鎮大白菜,因葉柄肥厚、甜脆聞名。今年汛期,這裏被洪水圍困,受災嚴(yan) 重。李樹輝說,原來種著玉米,水泡後就搶種了白菜。“想著能搶點是點,現在看收成還不錯。”

  這位59歲的農(nong) 民已種菜十餘(yu) 年,農(nong) 閑時也會(hui) 打零工貼補家用。這幾天,他陸續賣出2萬(wan) 斤“淨菜”,地裏還有約6萬(wan) 斤“淨菜”。

  上一茬玉米受災,當地已經給了補貼。李樹輝估算這茬菜純收入能有1萬(wan) 多元。“這也是洪水後,家裏今年最大的一筆收入。”

  同村51歲的村民張學芬,也和家人在白菜地裏忙碌。洪水退去,村裏組織農(nong) 機進田備耕後,他搶種了白菜,又種了小麥。他說,白菜已基本收獲,現在就盼著明年小麥也能有個(ge) 好收成。

  “你看,小麥都分蘖了,明年收成應該差不了。”張學芬指著麥田裏綠色的麥苗,笑著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