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州車展觀察:展新車、秀科技,卻不賣車了

發布時間:2023-11-20 16: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11月17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葛成) 車展不賣車了?

  作為(wei) 每年的車壇壓軸大戲,第二十一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hui) 於(yu) 11月17日正式開幕。不賣車、秀科技,成為(wei) 本屆廣州車展的鮮明特點。

  車展,不賣車了?

  在廣州車展的入口處,記者注意到了一個(ge) 不同往常的信號。

  一塊標誌板上清晰寫(xie) 著,本次車展是“旨在促進國內(nei) 汽車行業(ye) 發展,向廣大觀眾(zhong) 展示新車、概念車,及相關(guan) 科技與(yu) 產(chan) 品的展覽會(hui) ”,並寫(xie) 明“非以銷售為(wei) 目的”。

  不少參展人員表示,“談技術”與(yu) “展新車”的車展常見,但“不賣車”的車展卻鳳毛麟角。畢竟對於(yu) 不少車企而言,以往在車展這樣能與(yu) 大量參觀者近距離接觸的場合,把車賣出去比什麽(me) 都重要。

  為(wei) 何會(hui) 出現上述現象?多位車企負責人告訴記者,部分優(you) 質車型“不愁賣”是根本原因。“大家不需要在車展上集中賣車,衝(chong) 銷量,產(chan) 能不足才是限製某些撤銷訂單交付的最大因素。”

  因此,在車展上集中給觀眾(zhong) 展示“新科技”、普及相關(guan) 知識,成為(wei) 了不少車企在廣州車展上首要工作。

  銷售員減少了,講解員增多了

  走進展館,記者注意到,不少展台上,銷售人員的數量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則是懂技術的講解人員。

  參觀者與(yu) 展台工作人員所談論的內(nei) 容也發生了改變,談買(mai) 車優(you) 惠多少錢、下訂單後多久能提車的變少了,普及相關(guan) 技術知識的增多了。現場,不少工作人員都將400V、800V充電速度有何區別,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哪個(ge) 使用更安全,充電更便捷等話題作講解重點……

  在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這樣的變化與(yu) 中國汽車品牌在技術領域的突破密不可分。本屆廣州車展,超高速充電、高轉電機、VR座艙、自動駕駛等技術成為(wei) 了行業(ye) 內(nei) 外熱議的話題。

  車展上,中國汽車品牌在高性能、炫技車型等領域集中呈現。曾經,百萬(wan) 以上的高性能車型被視為(wei) 中國品牌的“禁區”;如今,包括比亞(ya) 迪、廣汽等車企都展出了旗下的“百萬(wan) 豪車”,並贏得了部分高端消費群體(ti) 的青睞。

  某車企展台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百萬(wan) 以上的車型雖然銷量不高,但對於(yu) 品牌形象的提升非常重要。眾(zhong) 多“黑科技”加身,迅速提升了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期待。

  新技術領域,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凸顯

  “中國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麵的先發優(you) 勢正在從(cong) 銷量優(you) 勢向技術優(you) 勢轉變,並逐漸得到世界的認同。”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汽車行業(ye) 委員會(hui) 會(hui) 長、中國國際商會(hui) 汽車行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王俠(xia) 看來,中國汽車正在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發展道路。

  王俠(xia) 指出,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高級別自動駕駛專(zhuan) 利中國占比超過50%,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專(zhuan) 利全球占比74%,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全球占比84%,中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係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市場滲透率42%。

  王俠(xia) 認為(wei) ,我國在新技術領域的全球引領優(you) 勢日益凸顯。“今年,好幾家車企與(yu) 跨國公司簽署了具有雙向技術合作特點的合資合作協議,宣告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開始駛入技術輸出的新藍海。”

  這一變化也加快了中國汽車“出海”的速度。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ge) 月,汽車出口量為(wei) 392.2萬(wan) 輛,同比增長59.7%。在王俠(xia) 看來,我國汽車全年出口成為(wei) 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與(yu) 此同時,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鏈也獲得了長足發展。“在加入WTO之初的2001年,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鏈出口金額僅(jin) 有15.59億(yi) 美元,占比隻有0.65%。今年前8個(ge) 月,這個(ge) 數字達到1219.93億(yi) 美元,占比提升至5.5%。”王俠(xia) 稱(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