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眼中合格的招聘簡章什麽樣
畢業(ye) 生眼中合格的招聘簡章什麽(me) 樣
“在企業(ye) 招聘簡章中清晰地知道崗位內(nei) 容,才能確定是否適合自己”
當下正是高校畢業(ye) 生求職階段。大學生在入職前對於(yu) 崗位的了解,主要來源於(yu) 企業(ye) 。企業(ye) 在招聘過程中,客觀介紹崗位信息並對大學生的求職困惑做好交流反饋,能有效推動高質量就業(ye) 。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4名應屆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他們(men) 眼中,一份合格的招聘簡章,首先是福利待遇不浮誇(66.3%),其次是崗位培養(yang) 計劃實事求是(60.3%),再次是人才需求明確具體(ti) (57.2%)。
受訪大學生期待:企業(ye) 充分說明招聘各環節的時間節點
去年畢業(ye) 於(yu) 中國政法大學的張銘,現在在一家律所工作。他結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談到,專(zhuan) 業(ye) 細分了不同的業(ye) 務領域,比如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區別很大,在律師實際業(ye) 務中還會(hui) 分訴訟、非訴訟,非訴訟又會(hui) 分各種案件,不同的律師團隊都有各自深耕和專(zhuan) 精的領域。“我希望在企業(ye) 招聘簡章中清晰地知道崗位內(nei) 容,這樣才能確定是否適合自己、學科背景是否對口、個(ge) 人是否感興(xing) 趣。”
張銘介紹,很多同學在求職階段都會(hui) 建立一個(ge) Excel表格,標明每家單位的求職進度。“比如第一份簡曆已到了回複階段,第二份簡曆結束了筆試,第三份簡曆沒有寫(xie) 明,還需要確認。”這種做法能快速梳理時間線條,但在實際中,同學的表格有相當一部分是統計不出來的,“投遞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他希望,企業(ye) 能對各環節的時間節點進行充分說明。
談及眼中“合格的招聘簡章”,“坦誠相見、互相公平選擇”是中國人民大學在讀博士狄縈丹最大的期待。“我覺得,企業(ye) 的招聘信息能做到不美化、不誇大、不設坑就好,比如寫(xie) 明‘雙休’,那就是大眾(zhong) 理解的,每周兩(liang) 天休息日,而不是每個(ge) 月休兩(liang) 天。再有,加班是否是常態也要寫(xie) 明。”
畢業(ye) 一年的楊濟遠,現在在深圳從(cong) 事軟件工程工作。他認為(wei) ,“詳細描述工作內(nei) 容是招聘的第一位,不能隻寬泛地寫(xie) 崗位名稱,要具體(ti) 到崗位的產(chan) 出要求。其次是人才要求,包括學曆、工作年限、性格、工作地點、工作時間,以及業(ye) 務技能、專(zhuan) 業(ye) 能力。最後,招聘流程要公開透明,比如幾輪筆試、麵試以及形式和大概的時間安排等。”
“公司招聘人員要在崗思責,大學生谘詢時應該坦誠相告,而不能問什麽(me) 都是‘有可能’。”他說,如果以後跳槽或轉崗,會(hui) 對企業(ye) 含糊其辭、模棱兩(liang) 可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了解。
在畢業(ye) 生的眼中,一份合格的招聘簡章應該是什麽(me) 樣的?福利待遇不浮誇(66.3%)位列第一,其次是崗位培養(yang) 計劃實事求是(60.3%),其他還有:人才需求明確具體(ti) (57.2%),不僅(jin) 有“你要什麽(me) ”還有“我能得到什麽(me) ”(53.3%),崗位介紹應詳盡詳(49.6%),借助圖文視頻多形式介紹(19.9%)。
就業(ye) 指導專(zhuan) 家:用人單位要加強宣講、溝通,對大學生的求職疑惑作出反饋
大四應屆畢業(ye) 生侯晶晶覺得,一份合格的招聘簡章應該是“真實”的,崗位的薪資待遇、工作地點、工作職責、上升空間、專(zhuan) 業(ye) 要求、業(ye) 務技能等,都應清楚地注明。“比如某個(ge) 崗位對哪幾項技能是剛需,要運用到哪種程度,如果我達不到要求,就不會(hui) 勉強投遞,而且各企業(ye) 的係統不一樣,投遞一份簡曆是很耗費時間的。”
周晴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兼任本科生輔導員。周晴感到,目前很多高校對企業(ye) 招聘信息是否客觀真實,還沒有給予過多的重視。“目前學校在企業(ye) 資質、真實安全層麵投入許多精力,但招聘信息是否名副其實,更多還是靠學生與(yu) 企業(ye) 溝通。提高就業(ye) 滿意度,我認為(wei) 高校可以在企業(ye) 招聘這一層麵多加關(guan) 注。”
張銘認為(wei) ,學校應關(guan) 注學生就業(ye) 過程中對企業(ye) 的評價(jia) 反饋,對招聘信息與(yu) 真實情況差距較大的企業(ye) 進行匯總,作為(wei) “企業(ye) 信用”,對企業(ye) 來校招聘進行調整,也為(wei) 大學生做好預警提醒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yu) 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學院教授王霆指出,用人單位要加強宣講、溝通,對大學生在招聘宣講、筆試、麵試、無領導小組討論等環節中表現出的疑惑作出反饋,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明白自己“為(wei) 什麽(me) 適合這個(ge) 崗位”“被拒絕的原因是什麽(me) ”,從(cong) 而不斷調整心態,增強就業(ye) 能力。
參與(yu) 調查的應屆畢業(ye) 生中,14.3%是專(zhuan) 科,75.4%是本科,9.5%是碩士研究生,0.8%是博士研究生。男生占43.8%,女生占56.2%。家鄉(xiang) 在一線城市的占32.8%,二線城市的占38.2%,三四線城市的占21.1%,城鎮或縣城的占5.6%,鄉(xiang) 村的占2.3%。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狄縈丹、張銘、周晴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xi) 生 黃子涵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