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全球影響力持續上升
金融穩定理事會(hui) 日前發布2023年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簡稱“G-SIBs”)名單。今年共29家銀行入選,中國5家銀行上榜,分別為(wei)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其中,交通銀行係首次入選。
據了解,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由金融穩定理事會(hui) 與(yu)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hui) 等共同編製,從(cong) 2011年起每年公布。入選銀行在全球金融體(ti) 係中占有重要地位,與(yu) 全球金融係統穩定息息相關(guan) 。
“2015年到2023年,全球G-SIBs平均得分由227上漲到231,總體(ti) 呈現穩健上升趨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中國G-SIBs得分從(cong) 161上漲到242,與(yu) 近年來中資銀行快速發展、全球競爭(zheng) 力穩步提升的趨勢高度契合。
“G-SIBs在全球金融體(ti) 係中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往往對其采取更嚴(yan) 格的監管措施,以保障穩健持續發展,確保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和去年相比,今年榜單頭部銀行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第五組(最高一檔)繼續處於(yu) 空缺狀態,名單第二組的調整則較為(wei) 明顯。除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7家銀行繼續維持在這個(ge) 組位,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瑞銀集團由原來第一組升至該組。今年新入選榜單的交通銀行在第一組。
對於(yu) 我國兩(liang) 家商業(ye) 銀行組位的上升,杜陽認為(wei) ,近年來,在實體(ti) 經濟運行承壓的背景下,國有大行顯著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通過增加信貸投放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需求,成為(wei) 驅動G-SIBs得分上升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G-SIBs榜單是對銀行重要性的認可,也意味著要麵對更高的資本監管要求。當前,中資G-SIBs資本補充壓力較大。
專(zhuan) 家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yu) 恢複增長的關(guan) 鍵時期,商業(ye) 銀行尤其是係統重要性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夯實經濟穩健複蘇基礎。
杜陽建議,入選G-SIBs名單的中資銀行需增強資本補充能力,通過定增和可轉債(zhai) 等工具的綜合使用,進一步補充資本金,緩解資本壓力。同時,加快業(ye) 務轉型,大力發展理財、托管以及投行等表外業(ye) 務,提高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水平,在擴大營收的同時放緩風險加權資產(chan) 的增加,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
交通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對照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有關(guan) 監管要求,不斷強化經營管理水平,實現長期良性穩健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服務實體(ti) 經濟、維護金融穩定作出更大貢獻。(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