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戶外運動市場更大活力
釋放戶外運動市場更大活力(消費視窗)
以競技、健身、休閑等為(wei) 主要形式的戶外體(ti) 育活動,是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體(ti) 育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wei) 戶外運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當前,我國戶外運動消費呈現何種發展態勢?有哪些新型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基礎設施?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大眾(zhong) 化、全齡化、輕量化趨勢顯現,戶外運動市場爆發式增長
在寧夏銀川市賀蘭(lan) 山腳下,一處葡萄酒莊打造了一處戶外運動基地,有房車營地、山地自行車驛站等,吸引一批批運動愛好者前來打卡,年接待量已達15萬(wan) 人次。
“這裏的戶外項目越來越多,周末我常和家人來這裏騎行,既能親(qin) 近大自然,又能強身健體(ti) ,特別棒!”家住銀川市區的馬文升告訴記者。
相隔不遠,便是賀蘭(lan) 山的戶外項目“虎克之路”。怪石嶙峋的戈壁、峽穀中,是一處集攀岩、徒步、越野跑、露營、騎行等多種戶外運動於(yu) 一體(ti) 的越野運動公園。“得益於(yu) 戶外運動火爆,這裏到旅遊旺季就人氣爆棚。”項目管理方相關(guan) 負責人唐林鈺介紹。
據悉,賀蘭(lan) 山是全國戶外運動基地之一,開展戶外運動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當地不僅(jin) 向遊客提供攀岩、叢(cong) 林探險和賀蘭(lan) 山主峰登頂等項目,還成立戶外救援隊,為(wei) 戶外愛好者提供野外救援。
滑雪、登山、騎行等傳(chuan) 統戶外運動方興(xing) 未艾,攀岩、陸地衝(chong) 浪等新興(xing) 戶外運動日漸成為(wei) 人們(men) 的“心頭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目前,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在體(ti) 育產(chan) 業(ye) 中的占比約60%,全國戶外運動參與(yu) 人數超4億(yi) 人次。戶外運動大眾(zhong) 化、全齡化、輕量化的趨勢已經顯現,活動場景逐漸延伸。
美團與(yu) 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進入11月以來,滑雪門票團購訂單量相比2019年增長超788%;攀岩運動正以各種方式走進大眾(zhong) 視野,20至35歲的年輕人為(wei) 攀岩消費的主力軍(jun) ,占比超七成。
位於(yu)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東(dong) 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的蘇州灣體(ti) 育公園,是眾(zhong) 多市民們(men) 的熱門打卡地。“我很喜歡這裏長達5000米的健身步道。”家住蘇州城區的李丹常帶孩子來玩。
戶外運動不僅(jin) 在城市走俏,在鄉(xiang) 村也受到青睞。在湖北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每天忙完農(nong) 活後,不少當地居民來到運動健身中心,盡享戶外運動的快樂(le) 。在張灣區柏林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籃球場、方灘鄉(xiang) 文武溝村籃球場等地,“村BA”籃球比賽成為(wei) 農(nong) 民喜愛的體(ti) 育活動。
“文體(ti) 興(xing) ,鄉(xiang) 村美。我們(men) 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進鄉(xiang) 村等活動,開辟多條鄉(xiang) 村騎行與(yu) 徒步健身路線。全區已全麵實現村、社區室外健身路徑全覆蓋,‘十五分鍾健身圈’初步形成。”十堰市委常委、張灣區委書(shu) 記張濤說。
《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至2023年,冰雪、路跑、騎行、越野、露營等戶外運動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央財經大學體(ti) 育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閔捷表示,戶外運動消費輻射麵寬,要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更好發揮其“溢出效應”。
新業(ye) 態新模式湧現,激發消費新需求
從(cong) 上海市區出發,大概1個(ge) 小時車程,便到達位於(yu) 江蘇昆山市澱山湖畔的樂(le) 營澱山湖國際營地。這個(ge) 戶外運動基地是江蘇省認定的體(ti) 旅融合發展示範基地。該營地合夥(huo) 人李源介紹,這裏集房車住宿、露營、采摘、水上項目、騎行等30餘(yu) 項戶外休閑項目於(yu) 一體(ti) ,在周邊小有名氣。
“我們(men) 推出麵向家庭戶外運動基礎需求的同時,還會(hui) 根據熱點和時令不斷更新活動產(chan) 品。”李源說,公司有專(zhuan) 業(ye) 團隊進行產(chan) 品研發,讓“回頭客”也能有新體(ti) 驗。
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具有資源消耗少、產(chan) 業(ye) 鏈條長、導流效應大、社會(hui) 效益高等特點。近年來,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創新創造加速,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大量湧現,創造高質量供給,引領新需求,激發出更大市場活力。
“戶外+”模式向縱深推進——
在寧夏中衛市金沙海景區,沙漠運動基地開發了沙漠徒步穿越、探險露營等一批沙漠戶外運動項目,實現年收入超2000萬(wan) 元。金沙海旅遊公司項目部負責人曹靜介紹:“我們(men) 從(cong) 住宿、餐飲等方麵提供全鏈條服務,既能留住客人,還增加了產(chan) 業(ye) 收入。”
各地推動戶外運動與(yu) 文旅、科技、交通、住宿、商務等產(chan) 業(ye) 有機融合,發揮對就業(ye) 的帶動作用,打造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新增長點。推進戶外運動消費場景與(yu) 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等融合,轉化綠水青山生態價(jia) 值。
科技應用刷新消費體(ti) 驗——
在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太湖邊,有一條配備了AI數據采集器等數智化係統設施設備的環太湖半程馬拉鬆數字跑道。每周雙休日,家住蘇州科技城的馬可都要來這裏跑上一圈。這條超21公裏的數字跑道,途經太湖一號露營公園、杵山生態公園等環太湖景點區域。跑步中,可隨時查看跑步成績、運動排行、健康數據、動作矯正分析等。
不少地區推動科技賦能戶外運動場景,開發智能騎行、智能劃船、模擬飛行等線上產(chan) 品和服務,打造戶外運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消費新模式。加強增強/虛擬現實等智能技術應用,打造沉浸式戶外運動體(ti) 驗空間,實現戶外運動場景感知化、運動體(ti) 驗數據化、運動展示互動化、運動社交情境化。
標準化建設快速推進——
今年7月,體(ti) 育總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共同起草的11項冰雪運動國家標準獲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9月,體(ti) 育總局批準發布《帆船賽事活動辦賽指南》等8項行業(ye) 標準。
我國持續加強戶外運動標準化建設,逐步建立各類戶外運動標準體(ti) 係,製定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重點推進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建設運營、賽事活動管理等標準的製修訂工作,強化標準實施。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擴大服務設施供給
在蘇州市姑蘇區西環路高架橋下,多種色調交織出無限活力。輪滑場、籃球場……原先高架橋下的草地經過綜合整治,已經成為(wei) 各種類型的運動場所,風景煥然一新。
“這個(ge) 全新的戶外健身場所很棒,在寬敞的露天環境中,我可以盡情享受多項戶外運動了。”附近居民葛靜茹由衷地為(wei) 這個(ge) 橋下空間改造點讚。玩完輪滑後再打籃球,幾個(ge) 小時下來,葛靜茹已滿頭大汗:“體(ti) 驗很好。正好測試一下這裏場地的性能,想著節假日帶著朋友一起來運動。家門口的天然健身房,便利又省心。”
打造健身地帶、構建兒(er) 童遊樂(le) 園……近年來,蘇州市城市管理局積極開展高架道路橋下空間綜合治理工作,實施項目化提升改造,按需改造,因地製宜打造特色亮點,讓越來越多高架橋下的閑置資源變為(wei) 城市裏的“活力鍛煉空間”。
“目前已完成14個(ge) 橋下空間治理提升項目。未來,我們(men) 將改造更多橋下空間,為(wei) 市民帶來更多美麗(li) 空間、實用空間與(yu) 運動空間。”蘇州市城市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楊青鬆說。
《行動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優(you) 質資源,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擴大服務設施供給,提升服務保障水平”。近年來,各地區既在開拓增量空間上下功夫,也在優(you) 化存量空間上做文章,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提供安全優(you) 質的戶外運動設施,為(wei) 更多人參與(yu) 戶外運動創造便捷條件。
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營造良好環境。“美麗(li) 清潔的渝河又回來了,釣魚活動又熱鬧起來了,真好。”家住寧夏固原市隆德縣的資深釣友柳自軍(jun) 說。近年來,隆德縣對渝河進行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生態修複。2022年起,該縣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垂釣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釣友。
堅持統籌資源,壯大消費空間。銀川借助豐(feng) 富的冰雪資源,持續完善冰雪運動場地。部分景區從(cong) 中看到前景和商機,利用現有資源打造戶外運動場地,目前全市戶外冰場已有8個(ge) 、雪場15個(ge) 。
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場地設施迅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我國健身步道共計12.78萬(wan) 個(ge) ,達31.42萬(wan) 公裏,較2021年分別增長20.68%、19.29%;全國冰雪運動場地2452個(ge) ,較上年度增長8.45%。
閔捷表示,下一步,要按照《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的“五區三帶”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鼓勵各地根據不同自然資源稟賦條件,持續優(you) 化發展環境,廣泛吸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打造更多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示範工程。(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