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60歲以上不接待?健身房應有“老年版”

發布時間:2023-12-11 15:01:00來源: 齊魯晚報

  “跟健身房裏的大爺大媽比起來,我啥也不是。”你是否曾聽過這句話?日前,多位網友曬出大爺、大媽在健身房中輕鬆“舉(ju) 鐵”的視頻,引起社會(hui) 共鳴。然而在這背後“不合拍”的是,各地有多家健身房將老年人“拒之門外”。

  老年人奔向健身房,已經不是新鮮事。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轉變,老年人對於(yu) 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多。許多老年人健身鍛煉,不再滿足於(yu) 傳(chuan) 統的跳廣場舞、散步,器材專(zhuan) 業(ye) 多樣、擁有教練指導的健身房逐漸受到青睞。

  不過,相比老年人對於(yu) 健身房的訴求,一些健身房還沒有對於(yu) 接待老年人做好準備。據媒體(ti) 報道,部分健身房對老年人設置了“限入門檻”,年齡超過60周歲的老人曾出現過被拒絕的情況。誠然,作為(wei) 經營性場所,健身房設置年齡限製,也是基於(yu) 防範經營風險的考量。但在我國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將老年人“拒之門外”,既不利於(yu) 幫助老年人健康安度晚年,提高獲得感、幸福感,也讓企業(ye) 失去了老年人這個(ge) 消費群體(ti) ,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今年6月,體(ti) 育總局等五部門印發《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方案提出,加強適老化健身設施配置,各地新建健身設施項目原則上應百分百配置老年人健身設施,公共體(ti) 育場館應百分百提供老年人健身活動場所。

  在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的同時,市場化的健身房也需要“適老化”。

  首先,厘清責任邊界。有律師指出,雖然高齡群體(ti) 在進行健身項目時,相對更容易發生意外,但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yi) 務並不代表無限保護義(yi) 務,是否構成侵權及承擔的賠償(chang) 責任,需要在法律上嚴(yan) 格地界定,且要有相應證據支持。隻要責任人進行了應有的特殊提示或保護,盡到全麵的安全保障義(yi) 務,就不用承擔侵權責任。

  其次,有效化解風險。考慮到老年人身體(ti) 情況,單獨訓練會(hui) 有較大受傷(shang) 風險,合適的做法應該是為(wei) 老年人提供專(zhuan) 業(ye) 健身教練,進行一對一輔導。健身之前可以先做體(ti) 測,根據體(ti) 測數據有針對性地製定老年人訓練計劃,在有效鍛煉的同時避免受傷(shang) 。購買(mai) 公共場所責任險,可以幫助健身房經營者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和責任糾紛。

  最後,滿足個(ge) 性需求。事實上,老年人健身不僅(jin) 不是“洪水猛獸(shou) ”,反而是亟待開發的潛在市場。此前,上海就出現了為(wei) 老年人專(zhuan) 門打造的“銀發健身房”,所有器材均是為(wei) 老年人定製的適老化器材。有氧心肺、體(ti) 質檢測、微循環促進等功能區,可以為(wei) 老年人提供慢病運動幹預、科學指導等服務,月卡價(jia) 格不足百元。有關(guan) 方麵應積極引導社會(hui) 資本介入,通過市場細分和差異化競爭(zheng) ,打造老年人專(zhuan) 屬的健身場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雙贏。

  (齊魯晚報 張淳藝)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