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口位置五花八門 新能源車充電插座布局亟待統一
本報記者 趙語涵
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浮出水麵,比如充電口位置的設置就五花八門:有的位於(yu) 車右後或車左後,有的位於(yu) 車左前或車右前,還有的位於(yu) 車頭或車尾正中央。不同的充電口位置,導致一些社會(hui) 公用充電樁並不能適配所有車型。技術人士表示,車端充電插座位置布局的趨同應是一個(ge) 趨勢。
一車占兩(liang) 位隻為(wei) 充上電
“這是誰的車,怎麽(me) 占了兩(liang) 個(ge) 位置?能否挪一下?”單位微信群裏發來一條提示,車主劉先生一邊道歉一邊趕緊下地庫挪車,“其實我也不好意思占兩(liang) 個(ge) 車位,可是我的車充電口位置跟單位車庫安裝的充電樁不太匹配,不占兩(liang) 個(ge) 車位線就夠不著。”
劉先生購買(mai) 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口位於(yu) 車右後方,也就是副駕駛一側(ce) 的車尾側(ce) 方。而單位車庫的公用充電樁,電箱一水兒(er) 都安裝在停車位後的牆上,如果車輛倒入車位,電箱均位於(yu) 車身左側(ce) 。“充電樁的線比較短,導致我的車無論是車頭朝外還是朝內(nei) ,與(yu) 電箱都有一定距離,每次我隻能斜插著占兩(liang) 個(ge) 車位,才能夠到充電樁。”劉先生歎了口氣。
與(yu) 劉先生情況類似,今年一位新能源車主把車橫停在停車位上,占用三個(ge) 停車位進行充電的照片也曾在網上引發熱議。在網友指責車主浪費資源的同時,也有人提出,這是因為(wei) 該車的充電口位於(yu) 右前翼子板,過短的充電線夠不著,才出現橫占車位的情況。
除了橫占車位問題,充電口設置不一還讓一些車主遭遇停車難。陳女士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口位於(yu) 車右前翼子板位置,但不少社會(hui) 公用充電樁都是電箱設置在停車位後方,適合充電口在車後方的車進行充電。“很多時候充電,我必須把車頭紮進停車位,但如果兩(liang) 邊都有車,而且車位不寬的話,停進去非常費勁,常常要來回折騰好幾把。”陳女士說。
各品牌車型設置各不同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口都設置在車身什麽(me) 位置?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發現不同品牌位置五花八門。例如,蔚來ES8、比亞(ya) 迪元等車型充電口位於(yu) 車身右前翼子板;本田雅閣PHEV(插電混動車型)充電口位於(yu) 左前翼子板;小鵬P7、特斯拉Model 3充電口分別位於(yu) 左後翼子板和左後尾燈旁;嵐圖夢想家、騰勢D9等車型充電口位於(yu) 右後翼子板;五菱宏光MINIEV充電口位於(yu) 車頭正前方;老款比亞(ya) 迪秦充電口位於(yu) 車尾正後方……
車企為(wei) 何對充電口位置“自由發揮”?目前從(cong) 政策層麵,最新國家標準僅(jin) 對快充、慢充的插口提出了統一標準,但充電口具體(ti) 位置這一細節,卻未有強製性要求。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技術部副主任、中國充電聯盟主任劉鍇表示,車企更多的是根據自身車輛的產(chan) 品設計要求和車內(nei) 器件空間的布局習(xi) 慣進行汽車的設計生產(chan) 製造。
懂車帝實測技術人士也表示,車企對於(yu) 充電口位置的設置主要從(cong) 成本和安全角度考慮。由於(yu) 不同的新能源車型(包括插電混動車型)車內(nei) 電池、油箱、電機等位置不同,車企出於(yu) 縮短充電導線、保障充電安全的目的,會(hui) 將充電口布局在充電導線更近的位置。此外,充電口位置也是車企係統設計車型的考慮因素之一,綜合考量後最終得出一個(ge) 本款車型的最優(you) 解。由於(yu) 新能源車發展處於(yu) 早期,不同車企在設計時缺乏統一標準,充電口位置也因此各有差異。
統一充電插座布局是趨勢
“目前,很多充電設施運營企業(ye) 在建設充電樁時,通過柔性設計和增加線纜冗餘(yu) 度來增加不同車輛的充電便利性。”劉鍇表示。不過,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加長電纜線能夠適配更多車型,但由於(yu) 電纜線非常沉,用戶拖著長線充電,仍存在體(ti) 驗不佳的問題。
在上述技術人士看來,燃油車經過上百年的發展,車身各個(ge) 部件的布局基本已經固化,所以一致性很高。長期來看,隨著三電技術的不斷革新,整車架構設計能力提升,尤其純電車型的電機、電控、電池位置等也會(hui) 走向趨同,新能源車大概率也會(hui) 像燃油車一樣,充電口位置走向趨同。劉鍇也認為(wei) ,從(cong) 提高充電自動化程度的角度來看,統一充電插座位置布局更利於(yu) 類似充電機器人等自動充電技術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所以車端充電插座位置布局的趨同應該是一個(ge) 趨勢。
那麽(me) 從(cong) 長期看,充電口位於(yu) 哪一位置可能更便利?劉鍇和上述技術人士都認為(wei) ,就停車便利性來看,充電口設置在車輛後部(右後、左後、尾部)更符合用車習(xi) 慣。“既然充電接口都能統一,希望位置也能走向統一。”車主劉先生說。(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