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盾構直徑高鐵隧道主體結構完成
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浦帆)記者從(cong)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13日2時28分,在崇太長江隧道3號豎井頂板環梁施工現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入模,標誌著世界最大盾構直徑高鐵隧道——崇太長江隧道盾構始發井主體(ti) 結構全部順利完成,為(wei) 下一步的盾構組裝、調試、始發、掘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崇太長江隧道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全線控製性工程,也是全線合同工期最長的工程。隧道連接上海市崇明區和江蘇省太倉(cang) 市,全長14250米,為(wei) 單洞雙線設計,設豎井3座,其中1號井、3號井為(wei) 始發井,2號井為(wei) 接收井。隧道3號盾構始發井長24米,寬24米,深30.2米,盾構從(cong) 上海市崇明區3號井始發,穿越長江後到達江蘇省太倉(cang) 市2號豎井。
崇太長江隧道盾構直徑15.4米,管片外徑14.8米,是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隧道;隧道獨頭掘進距離達11.325千米,是世界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隧道;隧道設計最高時速350公裏,是世界行車速度最高水下隧道;隧道地處(或下掘)長江水下最深達89米,最大水壓0.9兆帕,是長江最深的江底隧道。
據介紹,中鐵隧道局研發數智化深基坑管控平台,利用自動化監測、數字孿生、自動定位、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融合機器視覺和數據分析算法,打通深基坑加固、監測、降水、支撐、開挖等工序鏈,實現人員標準化管控、設備監控與(yu) 聯動互鎖。同時運用施工現場三維大場景和全息沙盤,實現對深基坑進度、安全、質量、設備、人員、工序等關(guan) 鍵要素態勢全自動、全天候實時監控感知和進度可視化,打造出“數據驅動、科學施工、智能建造”示範性基坑工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