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膽使用,鼓勵青年人才挑大梁

發布時間:2023-12-15 15:19:00來源: 人民日報

  大膽使用,鼓勵青年人才挑大梁(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

  核心閱讀

  《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ang) 和使用的若幹措施》圍繞全方位培養(yang) 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以及引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具體(ti) 措施。

  《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ang) 和使用的若幹措施》圍繞全方位培養(yang) 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以及引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具體(ti) 措施。

  青年強則國家強。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如何推動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重要科研崗位?為(wei) 什麽(me) 要在決(jue) 策谘詢中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聲音?怎樣幫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實現“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記者進行了采訪。

  對優(you) 秀苗子大膽使用,充分支持

  得知即將負責產(chan) 品研製任務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設計師、85後博士楊元既興(xing) 奮又忐忑。

  能擔綱重要技術攻關(guan) 任務,是青年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機會(hui) 。但這項任務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難度相比以往提升了一個(ge) 數量級,用戶還要求交付時間提前1年多。這對當時入所僅(jin) 3年的楊元來說,無疑是個(ge) 巨大的挑戰。

  “所裏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楊元全身心投入研發。為(wei) 了充分支持年輕人,所裏為(wei) 他配備了資深導師,組建了跨領域技術攻關(guan) 團隊。僅(jin) 僅(jin) 1年多,產(chan) 品研製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隻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報,我們(men) 幹事創業(ye) 的勁頭非常足。”楊元說。

  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wei) 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jun) 。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為(wei) 例,現有研發人員2000餘(yu) 人,其中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骨幹占比達78%,40周歲及以下的青年骨幹占比62%。據了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占比達8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已低於(yu) 45歲。北鬥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多歲。

  第十四研究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想保持科技創新競爭(zheng) 優(you) 勢並再創新高,就必須重視對青年骨幹的育引留用工作,尤其要注重年輕人理論素養(yang) 與(yu) 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yang) ,勇於(yu) 給年輕人“壓擔子”“搭梯子”,讓青年骨幹打頭陣、當先鋒,擺脫論資排輩等觀念的桎梏,對優(you) 秀苗子大膽使用、充分支持。

  支持青年人才參與(yu) 重大科技決(jue) 策

  液氧液氫是一種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常用於(yu) 火箭末級。針對未來高軌衛星發射和深空探測的需求,火箭末級需要延長滑行時間。但延長後貯箱裏的液氧液氫會(hui) 有什麽(me) 變化,一直缺少實測數據。這成為(wei) 一道難題。

  朱平平主動提出了一個(ge) 設想。這個(ge) 1989年出生的年輕人,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ti) 部十一室的高級工程師。他建議利用長三甲係列火箭末級開展飛行搭載數據獲取,這引起了各方重視。朱平平說:“沒有人因為(wei) 我資曆淺就忽視這個(ge) 建議。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我提出了更詳細的方案,並努力論證可行性。”經過努力,朱平平的設計方案順利通過評審,並進行了搭載試驗,成功獲取了國內(nei) 目前最長時間的液氧液氫推進劑在軌實測數據。

  “工作中難啃的骨頭很多,但我從(cong) 不畏懼。團隊非常尊重年輕人的意見,年輕人也能在重大關(guan) 鍵決(jue) 策中充分表達,誰說得對就聽誰的。”朱平平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思想政治工作部青年處處長幺政表示,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ti) 部,年輕人和“大咖”麵對麵交流的機會(hui) 很多,這能夠幫助他們(men) 把握型號研製規律、提升係統思維和複雜係統掌控能力。

  在幺政看來,為(wei) 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成長平台和發展機會(hui) ,吸納更多青年科學家群體(ti) 參與(yu) 科技決(jue) 策谘詢,就是崇尚創新、崇尚人才的一種體(ti) 現。積極傾(qing) 聽青年科技人才的聲音,也有利於(yu) 推動科技決(jue) 策民主化、科學化,是發現和培育戰略科學家後備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men) 要尊重和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與(yu) 創造力,支持他們(men) 參與(yu) 重大科技決(jue) 策,及時采納他們(men) 的寶貴意見,為(wei) 團隊注入源源不竭的新鮮血液。”幺政說。

  為(wei) 年輕人創造更多價(jia) 值實現的機會(hui)

  3年前,青年博士衣雲(yun) 鵬被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引進,從(cong) 事動物用藥物的篩選和評價(jia) 。“如何才能更好為(wei) 經濟社會(hui) 服務?怎樣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出台的政策,讓衣雲(yun) 鵬找到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院裏出台了一整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鼓勵青年科技人員麵向市場,盡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衣雲(yun) 鵬介紹,院裏通過與(yu) 行業(ye) 內(nei) 優(you) 勢企業(ye) 共建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科企創新聯合體(ti) 、區域檢測實驗室和藥物研發中心等創新載體(ti) ,加快了科技成果從(cong) 研發到轉化的速度,也實實在在地幫企業(ye) 解決(jue) 了產(chan) 品結構老化、科技人才缺乏、創新能力不足等難題,找到了“人才強”“科技強”與(yu) “產(chan) 業(ye) 強”的有機結合點。

  僅(jin) 僅(jin) 兩(liang) 年時間,衣雲(yun) 鵬就研製出了動物專(zhuan) 用化學藥物和新型中獸(shou) 藥。其中“新型多靶點動物專(zhuan) 用抗炎藥Hz—1”榮獲2022年中國·山東(dong) 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大賽現代農(nong) 業(ye) 與(yu) 食品組第一名,也獲得了一期風投資金100萬(wan) 元支持。“這些成功轉化的成果堅定了我的研究方向和創新信心,也鼓勵我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中心的藥物研發上。”衣雲(yun) 鵬對未來充滿信心。

  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成果轉化與(yu) 推廣處處長楊英閣表示,院裏希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生產(chan) 一線,鼓勵他們(men) 結合實際需求凝練科學問題,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guan) 、成果轉化,真正實現“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梁金光介紹,為(wei) 了調動青年科技人才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院裏開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界定收益分配權限,明確“721”成果轉化收益比例,70%的收益直接分配給團隊成員,通過成果入股、專(zhuan) 利轉讓等形式,實現轉化收益大幅提高。同時,院裏把服務基層業(ye) 績納入崗位評價(jia) 體(ti) 係,作為(wei) 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的重要參考,明確提出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高、長期紮根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等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可直聘四級及以上研究員,有10人實現職級晉升,其中45歲以下有6人。“我們(men) 希望為(wei) 青年科技人才創造更多價(jia) 值實現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心無旁騖地投身科研,早日成長為(wei) 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梁金光說。(本報記者 劉詩瑤)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