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樹立大農業觀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3-12-22 15:10:00來源: 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近日,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傳(chuan) 達學習(xi)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指示,強調“要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農(nong) 林牧漁並舉(ju)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大農(nong) 業(ye) 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ti) 農(nong) 業(ye) 。它區別於(yu) 傳(chuan) 統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經營的、單一的、平麵的小農(nong) 業(ye) 。大農(nong) 業(ye) 觀超越了單純的耕地生產(chan) 和一產(chan) 的範疇,要求推動糧經飼統籌、農(nong) 林牧漁並舉(ju) 、種養(yang) 加一體(ti) 、產(chan) 加供銷貫通、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旨在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

  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大農(nong) 業(ye) 觀體(ti) 現了大糧食思維和大食物觀,即不僅(jin) 要關(guan) 注糧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種植,也要關(guan) 注畜牧業(ye) 、林業(ye) 、漁業(ye) 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供給,還要關(guan) 注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銷售等其他環節,通過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在確保大宗糧食作物安全供給的基礎上,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推動傳(chuan) 統糧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轉變。

  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能夠幫助增加農(nong) 民收入。大農(nong) 業(ye) 觀不僅(jin) 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還關(guan) 注產(chan) 前、產(chan) 後一係列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活動。大農(nong) 業(ye) 觀要求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加長、加寬,增加農(nong) 業(ye) 附加值,有利於(yu) 推動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形成同市場需求更相適應、同資源承載力更相匹配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和區域布局,從(cong) 而為(wei) 增加農(nong) 民收入夯實產(chan) 業(ye) 鏈基礎。

  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能夠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大農(nong) 業(ye) 觀要求立足國情農(nong) 情,體(ti) 現中國特色,要求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這與(yu) 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目標非常吻合。通過打造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ti) 係強、產(chan) 業(ye) 韌性強、競爭(zheng) 能力強的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係,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不斷提供動能。為(wei) 了更好地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一方麵,必須確保糧食安全,在此前提下,豐(feng) 富食物品種結構,滿足人們(men) 對多樣化食物的需求;要搞好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合理利用耕地、林地、草地、海洋等多種農(nong) 業(ye) 資源,構建高質高效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另一方麵,要順應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和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推動農(nong) 業(ye) 從(cong) 種養(yang) 環節向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等二三產(chan) 業(ye) 延伸,培育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和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健全產(chan) 業(ye) 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jia) 值鏈,拓展農(nong) 業(ye) 發展空間,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發展適合大農(nong) 業(ye) 的多元農(nong) 業(ye) 科技,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

  其次,優(you) 化現代農(nong) 業(ye) 區域布局。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製宜、突出特色,合理確定農(nong) 業(ye) 發展定位。適當發展都市農(nong) 業(ye) 、設施農(nong) 業(ye) ,打造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通過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建立品牌形象、發揮品牌聯盟作用、利用數字經濟、建立區域品牌、加強質量監管等途徑強化地區特色農(nong) 業(ye) 品牌建設。

  再次,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大國小農(nong) 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nong) 情,小農(nong) 戶依然是我國農(nong) 業(ye) 經營的主體(ti) ,並且將會(hui) 長期存在。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不能排斥小農(nong) 戶,要通過社會(hui) 化服務、多種經營等各類形式把小農(nong) 和小規模生產(chan) 經營納入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係,發展具有包容性的現代農(nong) 業(ye) 。要注重發揮農(nong) 業(ye) 的多功能性,提高農(nong) 業(ye) 的社會(hui) 、經濟、文化價(jia) 值,從(cong) 而促進農(nong) 民收入增加。

  最後,培育適應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的農(nong) 業(ye) 人才。大農(nong) 業(ye) 觀要求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人才不能僅(jin) 僅(jin) 局限在一產(chan) ,也不能僅(jin) 僅(jin) 局限在某一專(zhuan) 業(ye) 領域,需要農(nong) 業(ye) 人才熟悉不同產(chan) 業(ye) 、不同業(ye) 態、不同模式,同時具備跨界融合能力。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要從(cong) 單一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人才轉向複合型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培訓內(nei) 容向全產(chan) 業(ye) 鏈延伸,不斷加強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培育、高素質農(nong) 民培訓。(光明日報)

  (作者:任金政、龍文進,分別係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yu) 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均係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