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粵港澳大灣區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3-12-22 16:0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灣事通”小程序上線、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發布、開發者大賽啟動……近日,為(wei) 期3天的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hui) 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舉(ju) 行。作為(wei) 中國首個(ge) 聚焦“數字灣區”建設的峰會(hui) ,本屆峰會(hui) 由廣東(dong) 省政府聯合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共同主辦,以“創新驅動數字灣區建設 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專(zhuan) 題論壇及成果博覽會(hui) 等活動,吸引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家代表等3000多名嘉賓參會(hui) ,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數字化建設、助推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凝聚共識。

  促進數據跨境流動

  對粵港澳大灣區而言,如何加速推動數字化發展?關(guan) 鍵是要暢通數據、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chan) 要素的高效流動渠道。“促進數據跨境流動是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措施。”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細明表示,今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ye) 局與(yu)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工作,為(wei) 內(nei) 地重要數據有序、安全地流動到香港提供一個(ge) 便捷的通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ye) 局局長孫東(dong) 透露,香港正與(yu) 廣東(dong) 合作,計劃年底前實現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的方式,簡化內(nei) 地個(ge) 人數據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及智慧城市的發展。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認為(wei) ,粵港澳三地各具優(you) 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較好,“如果粵港澳三地的數據跨境流動和融合發展做好了,就可以在大灣區探索出可複製、可擴散的發展模式,這將成為(wei) 推動數字中國發展的有效抓手。”

  “三地政府需要加強政策協調,通過政策的頂層設計實現數字治理體(ti) 係建設、製定共同的規範和標準;加強技術合作和研發,引入數據人才,提供更精準的人才政策;加強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推動數據共享和信任建立。”澳門融貫投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feng) 文滔建議。

  龍頭企業(ye) 積極布局

  論壇上,會(hui) 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報告顯示,2022年,廣東(dong) 數字經濟增加值達6.4萬(wan) 億(yi) 元、連續6年居全國首位,香港數字經濟規模超千億(yi) 港元,數字文旅是澳門數字經濟的重要業(ye) 態。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南部市場主管合夥(huo) 人張立鈞表示,數字經濟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礎深厚,隨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按下“加速鍵”,新一輪科技浪潮和新型工業(ye) 化將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席卷大灣區,創新技術與(yu) 創新集群不斷湧現與(yu) 擴散。

  為(wei) 推動灣區數字化進程、搶抓數字經濟“新賽道”,龍頭企業(ye) 積極布局。“數實融合”“賦能產(chan) 業(ye) ”等成為(wei) 本次論壇上的高頻詞。“我們(men) 推出覆蓋工業(ye) 、能源、交通、政務、會(hui) 展等超過130種產(chan) 業(ye) 場景,為(wei) 超過400個(ge) 行業(ye) 提供解決(jue) 方案。”騰訊雲(yun) 副總裁、騰訊政務總裁楊晨說。

  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帥認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為(wei) 智能科技企業(ye) 高速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世界級科技企業(ye) 將會(hui) 在這裏湧現。“我非常期待在粵港澳大灣區誕生如OpenAI(“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Gemini(“雙子座”)這樣的科技巨頭,相信這樣的‘生力軍(jun) ’將會(hui) 帶動一座城市、一片灣區的發展。”

  中國聯通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光表示,算力已成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chan) 力。“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需要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征、促進數據流通利用、發揮數據價(jia) 值效用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張曉光說。

  共建灣區優(you) 質生活圈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認為(wei) ,通過數字化發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更好地互聯互通,讓大灣區居民更便捷地享受到數字“智慧城市”的服務,有助於(yu) 促進人員流動、民心相通。

  當前,“數字灣區”建設已在粵港澳三地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智慧城市群共建、數字身份認證互認等方麵率先取得突破,大灣區居民獲得感不斷提升。

  作為(wei) 廣東(dong) 省落實《“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首批成果之一,論壇上,“灣事通”小程序在粵港澳三地三端同步上線,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企業(ye) 出行、通信、支付、求職、養(yang) 老、醫療、教育、吃住遊等場景和習(xi) 慣,提供無感便捷的跨境服務,以數字化助力“一個(ge) 平台暢行灣區”,共同構建大灣區優(you) 質生活圈。

  首期上線的“灣事通”小程序共有超百項服務。比如在交通服務方麵,灣事通小程序匯聚了市內(nei) 交通、跨境出行兩(liang) 大場景。市內(nei) 交通掃碼出行涵蓋灣區內(nei) 9+2城市公交、地鐵,內(nei) 地居民赴港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均可掃碼,跨境交通出行則涵蓋廣深港高鐵、跨境巴士、輪渡等多種跨境方式,免去貨幣兌(dui) 換手續。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介紹,為(wei) 服務大灣區建設,澳門與(yu) 廣東(dong) 攜手合作,在政府數據互通、共建智慧灣區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合作。今年9月,澳門在“一戶通”增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務服務中心7項常用業(ye) 務櫃台預約服務,便利居民就地申辦政務服務。(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